恍若一瞬,顷刻之间,宁远便抵达了一处辖境几近无垠的疆域。
以前到底只是口头上的只言片语,而今一见,方知天庭之浩瀚,几座天下,与其相比,弹丸之地,不值一提。
既来之,则安之。
一袭金色长褂,开始远游这座虚像“天庭”,脚步微动,便是千万里。
屋宇参差,台榭高耸。
天庭之布局,犹如人间宫阙。
其中衙司万千,将帅官吏不计其数,一司配多法。
权力最高处,天庭五至高。
共主,持剑,披甲,火神,水神。
其次便是十二高位神。
男子地仙之祖,青童天君杨老头。
女子地仙之祖,与前者一样,都是人族成神,除了这个,她还是昔年天庭的明月共主。
行刑者,持剑者麾下,蛰伏沉睡于剑气长城的大地深处,后被老瞎子斩杀。
其他几位,分别是雷部诸司之主,独目者,拨乱者,回响者,寤寐者,心声者,复刻者,布局者。
最后一位,具体名讳不详,后世记载甚少,不过据说这位古老神只,对天地有灵众生,有莫大功德。
“他”或者“她”,很有可能,就是捏造人族的那位远古神灵。
当然,宁远观想的这座天庭,是假的,也只是个空壳子,其内不见任何一位神灵。
某个心神恍惚间。
脚下的这座天庭,山水颠倒。
出现的一幕幕,何止是千年万年,一袭青衫行走其中,走马观花。
无数先天神灵,高坐神台,金身纯粹之极,绚烂光彩,胜过天上日月。
个个俯视人间,眼神不悲不喜,日夜汲取凡人上供于天的香火愿力,加持神力,稳固金身。
冥冥之中,好似有一种大道感应,在远方响起,落入年轻人耳畔。
而很快,宁远便来到一处天上宫阙前,匾额上书几个金色大字,不过他认不出来。
一座道意无穷,存在不知多少岁月的神台,横亘在前。
刹那之间,宁远便有种直觉。
一旦自己走了上去,就能在瞬间,炼化那份神格,取而代之,摒弃凡人之躯,凝聚一尊神体。
成为天地之间,最新一位成神者。
不老不死,高坐天外,一念永恒。
于是,他走了上去。
下一刻。
登龙台上,有人一步成神。
一道凌驾于众生之上的庞大威压,从年轻人身上扩散而出,席卷天上地下,方圆千里的东海海水,翻涌不休。
同时又有一道粹然光柱,拔地而起,贯穿浩然天幕,直通天外。
与此同时。
郑大风睁开双眼,勘破十境大关。
身披大霜宝甲,神将归位。
郑大风深吸一口气,开始步步登天。
而他这一次的破境,没有见到那座天门,也没有见到那个被人一剑钉死在天柱上的神将。
因为东天门,就在他脚下,而那名神将,就是他。
登龙台旧址,大风起兮云飞扬。
……
大骊京师。
崔瀺叹息一声。
到头来,还是功亏一篑。
师弟齐静春,那时离开小镇,去往藕花福地为宁远护道之前,曾经找过他一趟。
师兄师弟之间,说了一件事。
要是齐静春输了,宁远没有走出这一步,那么浩然天下,就无法容下他,三教会对他进行第二次……
天下共斩。
并且这一次,不同于剑开蛮荒那一役,会把宁远这剩下的半个一,彻底打碎。
赢了,自然就没什么好说的,不提其他山巅修士,只说崔瀺,就愿意以大骊一国之力,为其护道。
世人皆知,文圣首徒崔瀺,棋力高的难以想象,早年间,还跟那白帝城城主郑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