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有超过5年的差距。
而且以龙国现在基建狂魔的一贯做法,水电站提前竣工是大概率的事情。
这一波儿4万亿投下去,对经济的刺激立竿见影,国内那些出口受阻的水泥、钢铁等大宗商品立马被消化一空,那些需要去产能的行业,完成了产业升级后,在金钱的刺激下再次扩大了规模,提高了产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不过这一次,销售的方式从出口变成了内销,那些毕业即失业的土木工程系毕业生成了香饽饽,各大建筑企业争相要人,甚至为了争抢应届毕业生开出了令人咂舌的高工资。
相关行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也受到追捧,十几年的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居然迅速被解决,据说这次水电站项目光直接解决的就业数量就高达60万人,还不算那些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
很快,张山就忙碌了起来。这12个水电站的选址勘测工作早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就已经完成,他要做的就是乘坐直升飞机,在不同的坐标点,扔下大量的设备和原材料。
此次光使用的集装箱就多达20多万个,这些集装箱里装的都是怕雨的原材料和机械设备,集装箱清空后,还可以经过简单的改装,成为大山中工人临时的宿舍和仓库。
收集这些集装箱还费了张山不少的力气,他界山的名义在国内大肆购买集装箱,以至于国内滞销的集装箱被他采购完毕,有精明的船东,在国外装货回龙国的时候,拼着赔钱冒险装了多半船的空箱子回来,结果到了龙国马上就被抢购一空。
原因是张山买的太狠,造成了出口产品的时候,集装箱不够的窘状。
一个船东这么干挣到钱了,于是所有的船东就都这么干了,向龙国出口的货物数量不够,船装不满怎么办?很好办,船东自己出钱买空箱子也要把船只装满,结果到了龙国一卸货发现卖箱子挣的比运费还要高。
于是张山无意中完成了世界各地积压的集装箱向龙国回流的壮举,再加上国内夜以继日的生产集装箱,国内的集装箱在界山不间断的购买下,形成了新的一种平衡。
张山在西边大山里飞了十几天,这活儿可不太好干,降落地点大多都是山上,有的地方连直升飞机都无法降落,张山留下物资后,深深的担心那些工人应该如何到达这个地点。
同时他也想到,工人们到达这个地点后,看到成集装箱的设备、物资甚至是大型施工设备,心中是该作何感想。
勤劳的龙国人民,在两个月后,陆续到达了施工地点,准备开始开工。当第一批人跋山涉水,到达施工地点的时候,真的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整齐码放的集装箱里有他们急需的食物、水、药品等生活物资,甚至里面还有建设活动板房的全部材料。
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手机居然有信号,并且可以刷短视频,速度还快到飞起。原来,架设通讯基站的工人比他们来的更早。
架设通讯基站的人呢,来的时候更惊讶,因为这里有电,有电的原因是那些高高架起来的输电线把电通到了这里。
架设电线的工人来到这里更是懵逼,所有的建筑材料、线缆、钢架、配件、水泥、打基座用的炸药甚至是大型工程设备就华丽丽的摆在山顶上,旁边就是上百桶的柴油。
东西都备齐了,这活儿和在平地上干也就没什么区别了,负责开大型机械设备的司机本来是一脸懵的跟着爬山,寻思着这地方怎么可能有大型设备给他操作,但没想到这个人上来的地方真的有他用的大型施工设备。
这东西能也只能是用大型飞机运上来的,所有的工人无一不在惊叹国家爸爸的大手笔。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趁手工具在手,施工速度那是相当的快,电网的建设比预想的快很多。国家把能调来的工人全部都调来了,那也花了一个多月,才堪堪把通电网络建设完毕。
这个网络现在是把山外的电引进来,等水电站建好,就会负责把电引出去的重任。
张山知道,那些地方他去一次是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的,不出意外的话,有些地方他还要跑个三四趟甚至更多,但是前期的东西扔过去之后,很大一部分工作就完成了。
那些山尖上还遗留了一些机械设备,张山等合适的时机过去收回来即可,本来要按照张山的意思,那些东西扔在山顶山得了。但齐耀民认为扔在那里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就算拉回来卖废铁也比扔在那里强。
张山无奈,答应了回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