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这位朱先生。”
诸葛亮忍不住开口道。
朱治抬头看向诸葛亮,见他年轻,便有些轻视。
“不知这位少年尊姓大名?”
朱治略带轻视地问道。
“这位少年名为诸葛亮,乃是备军师梁文舟的得意门生。”
“前番那草船借箭之计,便是他的杰作。”
刘备自豪地介绍道。
朱治心中一惊,脸色骤变,目光急忙转向梁翰。
一个梁翰,已是诡计多端,让他们吃了不少亏。
现在梁翰的一个少年学生,竟能施展草船借箭那般精妙的计策,将周瑜玩弄于股掌之间?
朱治心中震撼,不由紧张起来,生怕被梁翰看出破绽。
“原来是梁军师的高徒,果然名师出高徒,名不虚传。”
朱治忙堆笑,拍了一番马屁。
诸葛亮却神色平静,带着疑色问道:
“朱先生屡屡提及,黄盖对周瑜不满,欲投靠我主?”
“汝之所言,皆为单方之词,吾欲问之,汝何以证实黄盖非诈降也?”
诸葛亮此语一出,刘备恍若被提醒,警觉之心油然而生。
朱治对此类疑问似乎早有准备,随即泰然自若道:
“黄盖将军受周瑜杖责,乃是在三军之前,公然受辱。”
“此事众人皆目睹,刘使君可遣细作往南岸查证。”
诸葛亮之疑被驳,遂无言以对。
刘备眼中的警觉也随之消散,对黄盖归降之事深信不疑。
随即刘备下令设宴,盛情款待朱治,商讨黄盖归降之细节。
夜深人静之时,会晤在愉悦的氛围中落幕。
刘备亲送朱治登船,目送其驶离营地,往南岸而去。
“文舟,汝真乃神机妙算,竟能预知江东有人暗中来归!”
“况且,黄盖乃孙氏两代之老臣!”
“黄盖窃取江东军之粮草,军心大乱。我等便有机可乘,击败周瑜,赢得此战!”
刘备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