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晨光里的暗号
李渊的皮鞋踩过办公楼下的水洼时,溅起的泥点刚好落在台阶第三级的裂缝里。?比¢奇`中\文.网_ !更/新-最_快~这个位置他记了三年——每天早上七点四十分,保洁阿姨会用拖把拖到这里,留下半干的水痕,像极了潜伏任务中需要避开的红外线感应区。他抬头看了眼二十层的落地窗,赵坤办公室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只有一角透出冷白的光,与周围格子间的暖黄格格不入。
一、咖啡渍的密码
“李哥,这是赵总让我给你的。”王助理抱着文件夹,手指紧张地绞着衣角,递过来的咖啡杯沿沾着圈奶泡,“他说……这是你以前爱喝的牌子,加双份糖。”
李渊接过咖啡时,指尖的温度让杯壁的水珠迅速滑落,在文件袋上晕开浅褐色的印子。印子的形状很奇怪,像个歪歪扭扭的“s”,与苏瑶昨晚在保鲜盒上画的标记惊人地相似——她总爱在装剩菜的盒子上画符号,s代表“需要加热”,c代表“可以直接吃”,都是他教的战场简易暗号。
“赵总还说什么了?”他拧开杯盖,咖啡的焦香里混着淡淡的杏仁味。这种味道他太熟悉了,五年前在北非执行任务,目标人物的书房里就弥漫着同样的气味,后来才知道那是氰化物的伪装香。
王助理的喉结动了动:“他说……西区项目的报价单,你最好按他给的模板改。还说‘都是老战友,没必要搞得太僵’。”小姑娘突然压低声音,“我早上整理他的废纸篓,发现张撕碎的机票,目的地是巴拿马。”
李渊把咖啡倒进洗手间的水槽,水流漩涡里,那些褐色的液体打着转,像极了记忆里北非沙漠的流沙。他想起赵坤在超市说的“新兵连你总帮我背背包”,当时没细想,现在才觉出破绽——赵坤是南方人,普通话里从没有那种刻意的儿化音,就像此刻咖啡杯底的刻痕,看似随意的“73”,实则是用特种部队的刻刀留下的,边缘带着金属特有的冷光。
隔间的门突然被推开,市场部的老张哼着小曲洗手,袖口沾着的墨渍蹭在镜面上,画出道斜杠。李渊的目光落在老张的皮鞋上——鞋跟的磨损程度显示,他最近常走下坡路,鞋底的泥渍里混着细小的沙粒,与公司后山的沙质完全不同。
二、抽屉里的旧物
九点十五分,李渊敲响了赵坤办公室的门。“请进”两个字从里面传来,声音洪亮得刻意,像在掩饰什么。他推门的瞬间,眼角的余光扫过办公桌的抽屉——最左边的抽屉虚掩着,露出半截黑色的带子,材质是尼龙,边缘有磨损,是军用背带特有的样式。?2`8-看·书¨网\ ?免!费¢阅*读?
“坐。”赵坤坐在真皮座椅上,手指在桌面上敲击着,节奏是“咚、咚、咚咚”,与新兵连的紧急集合哨完全一致。他面前的文件堆得很高,最上面的报价单上,数字被红笔圈了又圈,墨迹的晕染程度显示,这支笔的笔尖有细微的分叉,和李渊当年在热带雨林里用的那支一模一样。
李渊的目光落在书架的第三层。那里摆着个相框,照片上是两个穿着迷彩服的年轻人,左边的是他,右边的是赵坤,两人手里举着军功章,背景是戈壁滩的落日。照片的右下角有处折痕,折痕的角度是四十五度,刚好遮住赵坤胸前的编号——这个编号他记得,是73,和那个境外电话里提到的代号完全吻合。
“西区项目的利润空间,比你算的要大得多。”赵坤突然开口,把一份文件推过来,“你看这里,把原材料成本压到三成,再让合作方承担运输费,我们至少能多赚两百万。”他的指甲在“合作方”三个字上划了划,那里的纸张比别处薄,显然被反复折叠过。
李渊翻开文件,发现夹层里夹着张便签,上面用铅笔写着“码头三号仓库”。字迹很轻,却能看出笔锋——是苏瑶的笔迹。他猛地抬头,赵坤的嘴角噙着笑,眼神却像在说“我知道你发现了”。
三、便当盒的战术
午休时,李渊在公司天台吃便当。苏瑶给他准备的是红烧肉和炒青菜,肉炖得很烂,青菜上还留着锅铲的痕迹,是她特有的翻炒手法,每下都带着轻微的弧度。便当盒的底层垫着张纸巾,上面印着超市的logo,logo的右上角有个很小的墨点,用指甲刮开,里面露出层银色的膜——是反光纸,能在阳光下发出信号。
天台的风很大,吹得衣角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