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兵王归回 > 第1443章 绳结里的年轮

第1443章 绳结里的年轮

,适合做虾仁蒸水蛋,李阳小时候总爱用勺子挖着吃,说“像云朵在嘴里化了”。

李渊看着王婶用稻草捆虾,绳结绕了四圈。四圈是“虾够吃三天”,三圈是“当天吃完”。他忽然注意到王婶的指甲缝里还沾着泥,是早上挖蛤蜊时蹭的。这个总爱说“海鲜就得吃活的”的女人,丈夫十年前在海上遇难,她一个人把两个孩子拉扯大,摊前的泡沫箱里,永远养着最新鲜的海货,像在守着片小小的海。

(三)

回家的路上,李渊遇见了李阳的班主任周老师。她提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两根胡萝卜,须子上还带着湿泥。“李阳爸爸,这胡萝卜是自家种的,给孩子补补维生素。”周老师的袋子上系着个蝴蝶结,是李悦教她的,说“这样好看”。

李渊接过胡萝卜,注意到须子的根数——左边七根,右边五根。这是苏瑶在家长群里教的“挑胡萝卜秘诀”:单数须子甜,双数须子脆。他想起周老师第一次来家访,苏瑶就是用胡萝卜炖了排骨,汤里飘着的须子,也是七根。那天周老师说:“李阳这孩子,看着调皮,其实心思细,上次运动会还帮同学背书包呢。”

路过小区门口的修鞋摊,老张头正给一双皮鞋钉掌。他的工具箱上贴着张便利贴,上面画着个简单的笑脸——这是给李渊的“暗号”:笑脸朝上,说明他要的皮带修好了;笑脸朝下,就得再等一天。李渊的那条军用皮带,是老张头修的,他总说“这皮子结实,能传辈”,每次修都多钉两个铆钉,说“这样抗造”。

“李哥,你那皮带的扣头我换了个新的,不锈钢的,不生锈。”老张头把皮带递过来,金属扣在阳光下闪了闪,像颗小小的星。李渊想起刚退役那会儿,总爱把皮带系得紧紧的,苏瑶说“勒得慌”,老张头听见了,默默把扣眼往大扩了扩,说“过日子嘛,松快点好”。

楼道里飘着炖肉的香味,是三楼的刘奶奶在做饭。她家门口的鞋柜上,摆着双红色的棉拖鞋——这是整栋楼的“约定”:谁家做了好吃的,就把红拖鞋摆出来,邻里可以来尝尝。李渊刚搬来时,还以为是某种预警信号,直到刘奶奶端着碗红烧肉敲他家门,笑着说“尝尝,我孙子说比饭店的香”。

打开家门,苏瑶正在给李悦梳辫子,梳的是“蜈蚣辫”,每绕一圈就夹个小夹子。“爸,你看我的辫子像不像菜场的红绳?”李悦晃着脑袋,夹子上的铃铛叮当作响,三短两长,像在说“我很开心”。

厨房里,炖排骨的香味漫出来,砂锅盖子上的气孔正往外冒热气。苏瑶指着砂锅说:“我按王婶教的,水开后转小火,炖够一个时辰,骨头缝里都是香的。”她的围裙上沾着点酱油渍,像个小小的印章,盖在“妈妈”这个身份上,温暖又实在。

李渊把菜放进厨房,目光落在窗台的花盆上。那盆绿萝的叶子上,别着根牙签——这是他跟苏瑶的“家庭暗号”:牙签朝上,代表李渊今天有空,陪她去散步;牙签朝下,就是要加班。此刻牙签稳稳地朝上,像个小小的箭头,指着客厅里正在打闹的儿女,指着灶台上汽腾的砂锅,指着这个被烟火气填满的家。

(四)

傍晚的霞光,透过厨房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影子。苏瑶正在择菜,李渊坐在旁边的小马扎上,帮她剥蒜。蒜皮落在搪瓷盘里,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时光在轻轻敲门。

“今天张叔的豆腐,我闻着就知道是新做的。”苏瑶把菠菜放进水里,叶子在水面上打转,“他总说‘豆腐要吃热的’,跟你爸以前说‘饺子要吃烫的’一个道理。”

李渊的手顿了顿。他父亲是老军人,去世前总爱说“热饺子暖人心”,每次家里来人,必端上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他忽然发现,那些藏在菜场绳结、蔬菜须子、罐盖红绳里的暗号,其实都带着长辈的影子——像父亲的饺子,像张叔的豆腐,像王婶的虾,把日子里的关心,都藏进了最寻常的细节里。

李阳背着书包跑进来,把一张奖状塞进李渊手里。“爸,我数学考了全班第一!”奖状的边角有点卷,是他一路跑回来时揉的。李渊看着儿子眼里的光,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拿到军功章,也是这样跑回家,把勋章塞进父亲手里,父亲的手像枯树枝,却把勋章攥得很紧。

“晚上给你做油焖大虾。”苏瑶笑着摸了摸李阳的头,转身往厨房走,围裙上的卡通图案在灯光下晃了晃,像个跳跃的音符。李悦跟在后面,手里拿着颗草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