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第二天早上又花了半天把新家填满,把个人物品一点点的放入房子里,让这个新鲜出炉的新房一点点添上了主人的痕迹,有了生活的气息。
接下来,两人的暑假生活就彻底安稳了下来。
早上一起出门,偶尔吃个外食的早餐,顺道买菜回家,回来后就宅在家里直到第二天,上午在各自的书房里学习工作,下午会待在一起休息或是摆弄他们的兴趣爱好,一整天充实又自在。
这期间新安上的面包窑也烤了一堆小饼干成功完成它的第一次开炉,他们还送了一些给左右邻居和雅雯姐他们家。
当然他们也收到了回礼,或是自家院里种的果树果子,或是乡下老家送来的农产品。
看到那些农产品时苏暖暖恍然想起青山大队,“也不知道你刚放假时寄回去的信和礼物送到了吗?”
沈温言自己不会赶在改开后马上赶潮流,但在春风吹来的最开始他是不会干看着青山大队的人什么也不做。
先是包产到户,后是改革开放,这些变革最早的受益者正是那些农村户口人群,或者说自由经济最初就是为了方便乡下的农产品能在市场流通起来,既补充市场的物资不足的问题,又能给农民增加收入。
但这个机会有人抓到了,有的人没抓住,沈温言一如当初还在乡下时那样,做个在大队长背后出谋划策的人,但下定决心,实施以及成功与否就完全不沾边了。
“比起大包大揽地把场子撑起来,我更倾向于让他们自己一点一点干起来,我以后很少回去是一回事,培养人才也是一回事,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沈温言对苏暖暖的幕后大反派评价给出这样的解释。
之前他也是这么说的,这次说的理由更加高大上了,但苏暖暖还是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想躲懒。
不过她这个下乡知青,下乡的知识青年甚至啥都没干,也没资格说他懒,而且这回这样做确实也没错,毕竟沈温言人在京市,真要干点什么也鞭长莫及,也只能告诉消息,出出主意,帮忙找点资料。
之后比青山大队回信更早抵达的是沈温言的假期结束,新的一周到来,沈同学该上班了。
照旧一起出门吃早餐,只不过今天吃完早餐两人既没有往菜站和供销社而去,也没有往胡同那边回去,而是一起去了公交车站,把人送到后沈温言才终于踏上他的上班路。
而苏暖暖第一天的采风没有往远了去,景点也不着急,只是去了附近的公园。
正在假期疯玩的小孩儿,一起逛公园约会的小情侣,或是来相亲的年轻男女,以及公园着名“景点”,下棋的老爷子们。
她看着这些热闹却又充满烟火气息的景象总感觉还少了什么,直到听到树上鸟儿的啼鸣,这才恍然大悟,少了大大小小的狗子和被狗遛的人。
也是,这时候人都吃不饱了,养宠物的人家那是极少的,就算真的养狗那也是养来看家护院的,可不是捧在手心的宝贝,吃的随意,养的也随意,大多时候还是不拴绳的散养。
看来想在大街上看到大、二傻子、大屁股、柴柴的日子还要很久。
苏暖暖一边惋惜一边翻开本子在纸上刷刷画起来,既然这么热闹,今日主题就是情景故事了。
不考虑画的人物美不美型,人体对不对,只是看着远处来来往往的人流,脑补着他们可能正在发生的故事和对话,最终化作一个个简笔人物落在纸上,没有对话,只是通过肢体动作和一个个卡通小道具述说着它们的故事……
这才第一天,苏暖暖没有待太久,看快到中午便直接起身回家。
家中自然是空无一人,自己一个人吃午饭,午休起来又自己在书房看起书,把原本在早上进行的学习计划挪到下午。
直到傍晚沈温言回来,苏暖暖听到动静没有出去迎接,只是呆呆地坐在书桌后,呆愣愣地看着沈温言朝自己走来,呆愣愣的被他亲吻,呆愣愣地听他说回来了。
这是什么夫妻日常即视感,苏暖暖心想。
“暖暖?”沈温言手在她的眼前晃了晃,略有些担忧,“怎么了吗?”
苏暖暖回神,语气平静地说,“没什么,就是有种看到未来的感觉。”
沈温言一时没反应过来,一脸茫然,然而下一秒像是被点醒般,眼中迸发出光彩。
他俯下身和苏暖暖额头相碰,蹭了蹭,“不是未来,明天,后头,大后天,以后每一天,一直一直很久很久以后我们都还会这样,一直一直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