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娱乐项目本就稀少。这天,赵姬又觉得百无聊赖,心中烦闷不已。就在这时,一位太监来到宫前,恭敬地禀报道:“太后,长安君求见!”
赵姬愣了一下,不禁自言自语道:“长安君?”
随即,赵姬想起了长安君是谁,他是庄襄王的第三子嬴安。
只是赵姬对嬴安的印象并不深刻,甚至和这位庄襄王的第三子都没说过几句话。她只记得对方四年前离开秦国去游学了,难道是游学回来了?
思索片刻后,赵姬心想自己现在反正也闲着没事,便说道:“让他进来吧。”
赵姬对嬴安印象淡薄,这其实是嬴安有意为之。
嬴安难道不清楚赵姬这条关系的潜在价值吗?他心里门儿清,只是那时他年纪尚小,而赵姬又毫无主见。倘若自己与赵姬过多接触,势必会引起吕不韦的警觉。以吕不韦的手段,只需三言两语,就能哄得赵姬对自己痛下杀手。
要知道,当时的吕不韦正处于把持秦国朝堂的关键时期,赵姬是他手中最重要的棋子,他必定会对任何细微的风吹草动都保持警惕。
更何况,吕不韦能扶持秦异人成为秦王,靠的就是走华阳太后的门路。那时若嬴安与赵姬有所往来,吕不韦定会怀疑嬴安也想效仿他,借赵姬之力谋取权势。
所以,那时候的嬴安对赵姬只能敬而远之,刻意保持距离。
然而现在情况截然不同了。
嬴安已经长大成人,嬴政也登上了秦王之位,并且与自己站在同一阵线。此时的嬴安,已然具备了与吕不韦抗衡的能力和手段。
因此,赵姬这条线终于可以启动了!
其实,若能巧妙利用赵姬,扳倒吕不韦并非难事。但嬴安心里明白,若仅仅依靠赵姬的力量来扳倒吕不韦,那自己日后恐怕就要受制于赵姬。
赵姬这个女人,利用她可以,但想依赖她,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所以,掌握军权始终是嬴安的首要目标。不过,赵姬这边也不能放任不管。
他心里清楚,自己或许并不需要赵姬的助力,但绝不能让她从中作梗。毕竟她身为太后,若与自己作对,哪怕是嬴安也难以招架。
就像嬴政,不也被赵姬压制得毫无脾气吗?
故而,嬴安此次前来,就是为了讨好赵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她不再为吕不韦所用。只有这样,才有扳倒吕不韦的希望。
否则,只要吕不韦和赵姬还勾结在一起,扳倒吕不韦的难度就会变得无穷大。
从古至今,无数事实都证明,无论年轻时多么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的帝王将相,到了晚年往往都会昏招迭出。
吕不韦也未能免俗。站在历史的角度,嬴安深知吕不韦在晚年也开始犯下各种错误。
所以,赵姬这条线势在必行。但不能走寻常路,得另辟蹊径!
嬴安甚至已经开始盘算,在扳倒吕不韦之后,如何让自己获取更多的利益。
而想要获取更多,首先要谋取军权,这是未来安身立命的根本。之后,再接收吕不韦的部分政治遗产。
如此一来,凭借自己长安君的身份,便可以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地位!
得到太监的传报后,嬴安跟随着太监的脚步,踏入了甘泉宫。
换做其他人来到太后寝宫,必定会小心翼翼,连头都不敢抬,生怕多看一眼惹出是非。
但嬴安却并不在意这些。他虽没有明目张胆地四处张望,但也大致打量了一番宫中的布局。
“儿臣参见太后!”一进入赵姬的寝宫,嬴安便恭敬地行礼说道。
虽然嬴安并非赵姬的亲生儿子,但作为庄襄王的三子,称呼赵姬为太后并自称儿臣,倒也合乎礼仪。
床榻前,赵姬依旧侧卧在那片红色的轻纱之后。透过纱帘,她注意到了嬴安的到来,用慵懒却又不失太后威严的声音问道:“哀家记得长安君四年前离开秦国去求学,何时回来的?”
嬴安声音清朗地回答道:“回太后,儿臣前往齐国的小圣贤庄求学,如今也算学有所成。因思念秦国,更思念太后,便拜别老师,回到了咸阳。”
纱帘之后,赵姬像是轻轻笑了一声,悠悠说道:“长安君与哀家可没说过几句话,怎么会思念哀家呢。”
嬴安一脸诚恳,恭敬地说道:“儿臣自幼生母便早早离世,一直深居宫中。曾经远远地见过太后一面,心中便生出了如对母亲般的孺慕之情。”
“只是儿臣那时胆小怯懦,性格又软弱,实在不敢前来面见太后,只能远远地望着。”
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