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从录功弟子到玄门至尊 > 第1章 阴阳宝树

第1章 阴阳宝树

神州,灵浮山。

  霪雨霏霏,寒风侵肌。

  峰顶云海翻涌,阁楼若隐若现。山腰之畔,一座山门拔地而起,两侧石兽踞蹲,门顶三个石刻的大字:灵宝宗。

  李承拾级而上,来到录功堂外。

  三名杂役弟子将将打开门,李承打了声招呼,进了里间。

  原身也属杂役,好在是宗门遗孤,功勋之后,且原身之父生前交友广阔,有几分香火情在,不至于劈柴养兽,薰炭烧炉。

  承其余荫,在录功堂专事记票。

  说白了就是识物断代贴标签,对于前世身为考古专家的李承而言,自然是手到擒来。

  至于这地方……天圆地方的世界,听过没有?

  有精有妖,有鬼有怪,有玄门正宗亦有旁门左道,有魔修亦有邪士。当然,还有仙。

  按李承的理解,所谓的仙只是寿命长一些,法力高强一些的强横武者。归根到底,这方世界还是以武为尊。

  所以人人好武,皆以入宗门修行为荣。至于能练多高,一看根骨,二看机缘。

  原身根骨极差,不然也不至于沦为杂役。既然先天不足,那就只能靠后天弥补,所谓笨鸟先飞……

  时间还早,几个杂役还在清扫,李承从架上取下一本修行功法,细细研读:

  何为武道?

  锻体炼脏,健骨强筋,至筋骨齐鸣,内气生息。继而化开横骨,息贯全身。至此内息大成,拳重千斤,摘花飞叶,皆可为兵。

  感应天地万灵,辩分阴阳,识知五行,吐纳为息。此境大成,可食气,可习诀、可催符。

  内外合一,育灵生根,化生元一,如此方入修行之道。此境大成,可辟谷,可御器,可见灵。

  在李承看来,初境中的内息大致类似武侠小说中的内气真气。不管怎么练都只是在体内打转,练的再雄厚也只是寻常武夫。

  次境感应,即在形形色色的天地灵气中感应与自己根骨最为相契合的一种,经吐纳引入体内,生成内息。

  第三境化元更好理解,内息与外气合一,在体内生成灵根。而后吐纳天地灵气,经灵根化为更为强横的“元一”之炁。到这一境,才算是初窥修行门径。

  而这只是常人九境中的前三境,看似简单,实则千难万难。对于一般的杂役弟子而言,可能一辈子都不知“感气”为何物。

  所以既便心比天高,李承也就念想念想前三境:半年内七重圆满,达到“筋骨齐鸣”之境。再半年炼化横骨,再半年息贯全身,再半年生出气感,踏入次境。

  到那时,就能由杂役升为外门弟子。不说地位能有多高,又能兑什么功法换个什么丹,至少能脱了役籍,在外堂任一庶理正务的理事弟子。

  以后不用见谁都低头哈腰,满脸堆笑……

  唏嘘间,门外传来一阵动静,似是录功堂主事张胜和几位管事到了,李承忙出了内间。

  看他怀里鼓鼓囊囊,塞的明显是功法,张胜赞许的点点头。

  根骨乃天生,但事在人为。若无孜孜不卷,锲而不舍之心,谈何修行?

  环视一圈,他又沉声交待:“今日月末,都仔细些。”

  几人齐声应诺。

  随即便有前来录功的弟子来到堂外,渐至渐多。七八个一群,三五个一伙,讨论此行可换几分功值。

  执事打开中门,历练弟子排队进入,不多时,长案上堆满了形形色色的物件。

  所谓的录功,指的是宗门弟子外出历练,降妖除鬼,斩邪诛魔归来后向宗门交付其斩获。而后由录功堂鉴验估值,再兑换为功值。

  所以送来的东西五花八门:妖骨兽丹有之,鬼魄魅魂亦有之,更不乏灵宝法器,怪甲奇兵。

  适合练器的就送入料房,适合入药的则送入丹房。适合蕴灵聚气的则送入宝阁,若修炼功法与之契合,自会有弟子以功值兑换。

  过程也很简单:三名管事初鉴,估算功值,各有一名弟子在其后记票。而后两名执事复鉴,再由弟子复记。若来录功的弟子无异议,则登录入册,再由杂役入库收存。

  如此这般,有条不紊,不知不觉,已是日近黄昏。

  已剩最后一案,张胜令两名杂役去领饭食,吃过后就能下值。

  将将鉴完最后一件,本要关门收幌,门外传来一声急呼:“张师兄,且等等……”

  随着喊声,一名弟子飞奔而来,几个起落,人便到了门外。

  黑衣黑裤,一身劲装,脸上风尘仆仆,似是刚回宗门。

  应是相识,张胜笑笑:“姚师弟莫急,若是录功,进来便是!”

  “多谢师兄!”

  姚信松了一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