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数据成为口号,我要数据成为秩序。”
——
闭门会议结束,已是傍晚七点。李一凡没有离开,而是独自去了星城市数据调度中心。
宽大的电子屏幕上,是星城市实时人口热力图、民意流动曲线、政务回应速度数据图谱、干部处理响应分布图……像一个有生命的城市神经系统,在他眼前波动跳跃。
“我们做的是一座城市的‘神经重构’。”数据中心负责人小声说道。
李一凡点头:“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的感受上。”
这句话并不空泛。
他提出,在未来半年内,开展“群众感知数据改革”专项试点:
——每一个群众在app或线下政务中心办理事务后,可给予“改革打分”,评价其背后的数据制度优化成果;
——这些打分直接进入数据工程考核体系,成为对系统设计、平台开发、流程优化小组的重要评价标准;
——干部晋升中,“改革评分”将与组织评价、群众满意度并列为三大指标。
“不能总是说‘系统不给力’,‘平台太复杂’。那是因为你没让百姓说话。”李一凡语气平静,却一针见血。
——
六月底,“潇湘省数字政府推进大会”在星城市召开。
李一凡以省长身份作主旨演讲,题目是:
《从碎片到协同——建设制度型数据政府的潇湘路径》。
演讲中,他首次提出“省一体、县协同、市带动、基层感知”四级结构。
他说:“数据不是炫技,不是效率优化,它是我们重新定义公平的工具,是制度信用的放大器。”
那天,会议现场掌声数次响起,媒体评论刷屏。
“这不是一次会议,是一场政体的低调革命。”有评论如此写道。
而那天的他,望向会场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波纹,只说了一句——
“我这一生,愿为制度筑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