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柿说:“海客长老,我查过了。”
“海桐长老通过邮政汇款出去的钱确实都汇给了青海这个郭姓人士,也就是郭华。此人当时还在军队任职,不过是安置职位。”
“海桐长老的钱通过此人之手,以退休军人补贴的名义汇去西川某张姓人员账户。”
“收款人确实是退伍军人,但他的个人信息和你给我的资料对不上。”
“西川没有符合这份资料的张姓家庭。我们将资料上这些人生活的区域打听了一遍,确实没有这家人。”
张海柿说到这里,也察觉到了不对劲。从他手里过去的文件不可能出现这么大的误差,凭空捏造出一家人,最后还要复查。而复查的结果和第一次完全不一样。
张海客将那份资料拿回来,问:“郭华还在吗?”
张海柿回答:“己经死了。接受转账后的三年内就去世了,后续的转账手续都是他生前提拔的一位年轻秘书在办。”
“由于汇款己经结束,这个下属如愿调往北京。是走的升职手续。从结果来看,他的新岗位回报率极高,是肥差。”
意思很简单。郭华和这个下属做了交易,帮他完成这个1995年才结束的任务。作为报答,他会给下属一个“前途光明”的机会。
在体制内,熬资历升职级很常见。但郭华分配的这个任务耗时长,那么长时间下来,得到的回报肯定不低。
郭华当年的位置不低,又跟张启山过从甚密。现在张启山手底下的人所剩不多,应该都盘踞在新月饭店。
张启山去后,红家、解家和霍家划分了他留出来的利益空白。或许这人去北京,还用了一些他们的路子。
一切的一切都形成了闭环。
郭华做的一切好像都是正常的。从张海桐这边推断,也完全可以用他早年受过那个当过兵的张姓人的恩惠,所以报答于他。
但当事人就在族地。
因此张海客并不做假设,他首接叫来了张海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