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防空洞的地形和多层门禁设置,让他可以专心做实验,不用担心外界干扰。
他心里有太多问题等着验证。
虽然实验室里一些实验器材和稀有材料还没到位,但这并不影响苏九的研发进度。
苏九一个人埋头在实验室里,研究着发动机的种种细节。
尽管手头的材料还没敲定,主体结构也远未完善,他也没打算把那些草图给中科院的专家们过目。
他就这么靠着纸上的推演和一堆微型零件,一步步摸索着发动机的设计。
发动机的主体结构复杂得要命,苏九却乐在其中。
他面前的桌子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数据和公式。
除此之外,还有一堆细小而精密的零件,像是等待被赋予生命的积木。
苏九左眼戴着寸镜,小心翼翼地组装着这些零件。
每一个小物件,都是他心中发动机雏形的一部分,或者是某个基础构造的模型。
虽然最大的也不过巴掌大小,最小的甚至只有鸡蛋那么点儿,但苏九却视若珍宝。
在没有确定材料之前,苏九选择了一种折中的办法——将能源缩小一亿倍来进行实验计算。
这样一来,他可以反复尝试,不断改进设计。
微型发动机在一次次实验中损坏,苏九却毫不在意,仿佛那些损坏的零件只是他前进路上的垫脚石。
苏九每次测试结束后,总是陷入深深的思索。
一个个方案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又逐一被否决。
稿纸上,只零星地留下几个词汇:“空气循环、液冷循环、能源冲压、氢气聚变”。
他考虑过通过核反应堆提供动力,但可选的方案并不多。
其中,最直接粗暴的莫过于氢气聚变。
无需复杂的能源转换,直接用氢气就能启动。
然而,这对苏九在发动机设计上的把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他目光落在稿纸上,简单计算一番后,眉头微微皱起。
因为他发现,以核反应堆为核心,第七代航空发动机的能源需求实在太过庞大。
在他看来,实际可应用的范围相当有限。
即便是用在飞机或其他普通交通工具上,都显得有些浪费。
哪怕只是搭载最基础的涡轮喷气装置,普通飞机的速度也能轻松突破音速数倍!
当然,苏九不会满足于如此原始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