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李世民跟他一样,都是孤家寡人,都是不配拥有感情,只能拥有一颗猜忌之心的皇帝。
四周无人。
一众近卫和内侍,都在二十丈外。
此处除了天地之外,就只有他们这两代帝王,所以他才能敞开心扉说说心里话。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眼神晦暗莫名。
“还有二郎。”
“二郎是嫡子,天生就比大郎多出法理性。”
“而他在京城呆的太久了,以张柬之为代表的新朝科举进士,年轻官员,都隐隐间倾向于二郎,这对我来说,不见得是个好事。”
这几批进士,年轻官员。
毫无疑问,是组成大唐日后官员的主体,其中能力超群者,比如说张柬之等,那都是铁板钉钉的预订宰相!
跟这群人关系处好了。
是会给他这个皇帝,带了一定的威胁的。
哪怕。
这威胁微不足道!
可就像李世民当年忌惮他一样,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的威胁,也足以让他们这些当皇帝的,为之大感不妙!
“呵……”
“所以,二郎不能继续在长安带下去了。”
“转过年,他就是十二了,我觉得也是时候外放边疆,去过一过苦日子,打磨一番心性了。”
“到时候,大郎留在京中。”
“这样他们兄弟之间的矛盾,也能够稍微的少一些,但当然了,矛盾是不可能彻底消除的。”
“就像当初,即便父皇你不做出支持青雀的样子。”
“我们兄弟之间的情谊也必然会到头,毕竟皇权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大到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大到可以父子对掏,兄弟反目。”
说到这。
李承乾朝着前方推了一把李世民。
“走吧,去泰山脚下准备几日,过几天到了冬至时就该登泰山封禅了。”
言罢。
李承乾没有再管李世民,独自大步朝着前方走去。
有句话,他没说。
玄武门的悲剧,恐怕在大唐,还得继续出现。
这个头,是李世民开的。
至于到谁结束…李承乾根本就想不到,也根本就预料不了。
不过。
这都无所谓了!
事已至此,先泰山封禅吧!
大唐昌明元年,十一月廿,冬至!
皇帝与太上皇的銮驾,在百官与近卫的拥簇下,缓缓登上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