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压制,根本无法发挥力量,手里的歪把子机枪在和中国军队对射中因为性能的差距落入下风,并且机枪手也遭到了中国军队刻意针对,即便自己想要向山坡上反击,也没有掩护火力。况且自己的小队兵力单薄,也无法夺下公路两边的任何一面山坡。如今的形势可以说是非常不利于日军,日军小队长己经看出了继续坚守百分百就会全军覆没。
于是日军小队长当即下令:“八嘎,这些支那军己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再打下去对我们大大不利,立即炸毁物资撤退。”话音落下,周围的日军纷纷开始取出手榴弹,准备炸掉卡车。
山坡上李宏这边,战斗一开始就是一边倒,尽管日军反应很快,但是由于李宏事先针对日军的战术进行了布置,使得日军一开始就处下风,始终被压着打。为了防止炸毁车上的物资,李宏下令掷弹筒开火尽量避开卡车,这也使得日军全部缩到了卡车附近,降低了掷弹筒的伤害。
日军小队长下令炸毁物资撤退,日军很快就做出了变化,这被边打边观察战场的李宏敏锐发现。李宏从日军的动作里判断出了日军是准备炸毁物资撤退,当即下令机枪手火力压制,全连发起冲锋。
于是两边山坡上,一百多人呐喊着冲了下来。冲锋的势头如同一股强大的洪水,势不可挡,将士们手里的刺刀发出令人生畏的寒光。山坡上的轻重机枪全力开火,暴风骤雨般的子弹如同泼水一样,密不透风,打得日军根本不敢将身体暴露在外。
从山坡上往下,不过是一百米左右的距离,不到半分钟就可以冲到公路上。因此,当看到两边山坡上的中国军队开始冲锋后,日军小队长当即放弃了炸毁物资的想法,下令立即撤退。因为此时炸毁物资己经来不及了,这么短的距离,半分钟双方就能搅在一起。若是爆发了白刃战,他们就再也无法脱离战场撤退,最终的结局必会全军覆没。
于是公路上的日军纷纷沿着来时的路向后撤退,完全放弃了卡车的物资。
最后,李宏带人冲到公路上,只干掉了跑在最后的十名日军,剩下的十几名日军冲出了伏击圈,逃之夭夭。李宏追出了一百米,始终无法追上逃跑的日军,只得任由他们逃走。这一场伏击战就此落下了帷幕。
回到公路上,李宏必须要尽快的将缴获的物资转移,不能留在原地。不过此时由于中国军队普遍文化不高,工业实力低下,军队运输大多都是采用人力或者畜力,这就导致会开车的司机很少。李宏的部队就是这么个情况,日军的卡车他们无法使用,整个连队里就李宏会开车,徐志清会开车,剩下的人都不会。而场上日军 10 辆卡车,前排车侧翻,但是物资还在,尾车被掷弹筒炸毁,物资也被车子燃起的大火烧毁,这样一来,就有 7 辆车的物资需要人和马匹运输。这批卡车是日本陆军装备的九西式卡车,载重 1.5 吨。不过好的一点是,李宏他们之前缴获的伪蒙军马匹不少,足足有 31 匹,姚明庄村一战缴获了 10 匹战马,伏击抢劫细巴沟村的伪蒙军又缴获了 21 匹战马,这就让李宏他们可以将物资全部转移。伪蒙军装备的马匹都是蒙古马,体型较小,体力充沛,耐力极强,可以负重 80 公斤到 100 公斤的东西,极限负重更是可以达到 150 公斤,有着十分出色的负重能力。因此李宏虽然不能将所有卡车开走,却可以带走缴获的物资,至于卡车只能在卸下物资后炸毁。
李宏的时间不多,那些逃走的日军顶多一个小时就能跑到盘山,到时候日军一定会派出飞机拖住自己,并派出地面部队来夺回物资,甚至他们会首接动用飞机轰炸,将自己连同物资一同炸掉。于是李宏争分夺秒,亲自指挥并上手帮忙卸车,并清理掉了后面燃烧的卡车,腾出了路。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忙活,李宏和徐志清各开一辆车在前面打头,罗大山指挥剩下的人和马匹跟在卡车后面,向着他们来时的地方转移。由于物资较多,李宏和徐志清的车上都装了 3 吨的物资,远远超出了日军卡车的载重,每匹马背上也是放了不少物资,每个人也都扛着物资,因此整个队伍的速度下降了不少。
李宏他们离开后不到二十分钟,一架飞机飞过了刚才的位置。日军飞行员向下看去,公路上的汽车全部被炸毁,大火还没有熄灭,车上的物资不翼而飞。
汤浅政雄听完逃回来的部下报告后,气得火冒三丈,当场差点一刀劈了逃回来报告的日军小队长。汤浅政雄愤怒地骂了那个日军小队长半个多小时,最后骂的口干舌燥了才停下。最后汤浅政雄只得派出侦察兵去探查伏击运输车队的中国军队的下落,主力部队暂时不能动,要参加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