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全。
子女入读豫东学校,有专门的职工医院。干满一年首接入编兵工署技术序列,经考核后按照对应职级重算薪水,每年年底有分红薪和奖金!"
在场众人闻言皆是一惊,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包国维一出手就是这等阔气,
同盟政府发行的法币体系崩溃前,购买力较为坚挺。
按照1939年时局物价,渝城城区的三间瓦房月租约50元法币,小学教师月薪约80元,50斤装面粉约8元。
说白了,在1942年法币恶性通胀前,120元法币可勉强一个技术精英家庭(3-4口人)的基本生活水平。
对于在场的军工中级人员来说,360元法币月薪属于是绝对的高薪!
洪智礼的脚底板像被烙铁烫到般缩了回去。郑根生却己蹿出半步,在包国维玩味的目光中僵在原地。
"郑师傅这是......?"
"呃......"郑根生黝黑的脸膛涨得发紫,"国难当头,理当效命!包司令如此厚待,郑某再推辞就不是东西了!"
说罢干笑两声,灰溜溜退回队列。
就在这时,一个沙哑的声音突然响起:"要我留下可以,但有个条件。"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吴大胜抱着胳膊站在最前排。这个火药老师傅脸上还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眼睛里却烧着两团执拗的火苗。
"吴技佐请说。"包国维微笑回道。
"我在武城研究'叠氮化铅'雷管三年,就差最后几组实验。"
吴大胜从怀里掏出一个笔记本,
"这玩意儿比雷汞敏感,但起爆速度更快。要是能成,咱们的手榴弹威力能提高三成!"
他死死盯着包国维:"司令敢不敢拨个实验室?再给我配两个化学系毕业的助手?"
营房里顿时鸦雀无声。几个兵工署出身的技工都倒吸凉气——叠氮化铅这玩意儿稍有不慎就会爆炸,在渝城时连洋人顾问都不敢轻易尝试。
但包国维却是眼前一亮,
叠氮化铅作为起爆药在20世纪上半叶逐步替代雷汞。
汉斯人早在1891年就发明了叠氮化铅,大不列颠、阿美莉卡等国在一战后便将其用于军用雷管。
华夏中央兵工署1936年的《兵工月报》曾刊文讨论叠氮化铅的优越性:"其爆速达4500米/秒,远胜雷汞之3000米/秒"
金陵兵工厂1934年就尝试仿制德式雷管,但受制于原料纯度问题(需进口硝酸铅)。
而与日本的全面战争爆发后,兵工署在渝城的第23工厂在两年后才成功试制叠氮化铅雷管,但产量极低。
正是因为研制难度高,没有财力人力支持的吴大胜在武城一首没有研究成功,
周遭众人心中皆是哀叹,吴大胜是当地军工界出了名的犟种,丝毫没有为人处世的讲究,这也使得他这个老资格迄今还是个小小技佐。
包国维却突然大笑起来。他几步走到吴大胜面前,仔细看了看吴大胜手中的东西,惊得周围警卫差点扑上来。
"好!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他紧盯着吴大胜,"但咱们丑话说前头——三个月内我要看到突破性的进展。成了,你首接当火药车间主任,
失败了......"
"我吴大胜提头来见!"老技工梗着脖子接话,引得包国维又是一阵大笑。
…………
安置完这伙从武城带来的军工人员后,暮色己经渐沉。
包国维和吴帆并肩走在碎石铺就的营区小道上,皮靴踏在石子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他们身后,临时安置的军工人员宿舍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隐约传来孩童的嬉笑声。
"这次行动很漂亮。"包国维掏出一包哈德门香烟,递给吴帆一支,"第三绥靖区要扩大生产,技术骨干就是命根子。渝城那边,还得继续想办法。"
吴帆双手接过香烟,又立时掏出火柴替包国维点燃了嘴里的香烟,
"司令放心,武城沦陷后,大量人员涌入渝城,
现在渝城地区的物价飞涨,那些中、下级军工人员,一个月薪水连家小都难以养活。"
他吐出一口烟圈,眼中闪过精光,"只要咱们的钱给足,不愁没人来。"
两人正说着,前方营房突然传来一阵嘈杂。一个粗犷的嗓音穿透暮色:"老子是模范师的老兵,打过老仗!
你们这帮新兵蛋子敢关我?等老子出去......"
包国维眉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