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将军,感谢东吴相助。!0^0*小`税`枉¨ _无+错,内~容!” 刘璿握住陆抗的手说道。
陆抗微笑道:“如今曹魏势大,我们吴蜀只有联手,才能抵御外敌。之前的误会,还望刘将军不要放在心上。”
刘璿点头:“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如今我们共同抗曹,希望能齐心协力,恢复汉室江山。”
经过商议,刘璿与陆抗决定乘胜追击,主动出击曹魏。他们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准备兵分两路,一路由姜维率领,从汉中出发,进攻雍州;另一路由陆抗率领,从荆州出发,进攻豫州。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出征之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南中地区的孟获旧部发生叛乱,他们联合当地的一些部落,占领了数座城池,切断了蜀汉的粮道。
刘璿得知后,面色凝重:“没想到南中会在这个时候生乱。粮草是大军的命脉,若不及时解决,我们的出征计划将无法实施。”
姜维建议道:“少主,不如让霍弋将军率领一部分兵力,前去平定南中叛乱。霍弋熟悉南中地形,定能胜任。”
刘璿沉思片刻后,点头同意:“好,就依姜将军所言。霍弋听令,命你率领两万大军,即刻前往南中,务必尽快平息叛乱,恢复粮道。”
“末将领命!” 霍弋领命而去。
霍弋率领大军日夜兼程,赶到南中后,他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先派人了解情况,得知此次叛乱的主谋是孟获的弟弟孟优。孟优认为蜀汉复国无望,想趁乱割据南中,自立为王。
霍弋决定先采取怀柔政策,他派人给孟优送去书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他放弃叛乱。但孟优狂妄自大,根本不听劝,还将霍弋的使者杀害。
霍弋大怒,下令攻城。南中叛军虽然熟悉地形,但在训练有素的蜀汉大军面前,根本不是对手。经过几场激烈的战斗,霍弋成功收复了被叛军占领的城池,孟优也在乱军中被斩杀。
叛乱平息后,霍弋安抚当地百姓,重新整顿粮道。一切安排妥当后,他立即率军返回,准备与大部队会合,共同出征曹魏。
此时,曹魏那边也没有闲着。司马昭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开始重新调整战略。他一方面加强边境防守,另一方面派人在蜀汉和东吴内部收买人心,企图制造内乱。
在蜀汉,司马昭的密探找到了刘璿的堂弟刘阐。刘阐一首对刘璿继承蜀汉义军首领之位心怀不满,认为自己也有资格领导复国大业。密探以高官厚禄诱惑刘阐,让他在军中制造混乱。
刘阐果然上钩,他暗中联络一些对刘璿不满的将领,准备发动兵变。幸好刘璿早有防备,他通过自己的情报网得知了刘阐的阴谋。
刘璿当机立断,将刘阐及其同党一网打尽。刘阐被处死,其他将领则根据情节轻重,受到了不同的惩罚。这场危机被及时化解,但也让刘璿意识到,内部的稳定同样重要。
而在东吴,司马昭的密探也在活动。他们收买了一些东吴大臣,在朝堂上散布谣言,说蜀汉想吞并东吴,结盟只是为了利用东吴。这些谣言在东吴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吴王再次对与蜀汉的结盟产生了怀疑。
陆抗得知后,力排众议,向吴王进谏:“陛下,这些都是曹魏的阴谋,目的就是破坏我们吴蜀联盟。如今大敌当前,我们绝不能中了他们的奸计。”
吴王在陆抗的劝说下,暂时打消了疑虑。\c¢u?i~w_e·i^j+u!.^i`n~f?o~但他还是留了个心眼,下令让支援蜀汉的大军暂缓行动,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刘璿得知东吴大军暂缓行动的消息后,心中焦急万分。他知道,时间拖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于是,他再次派邓芝前往东吴,希望能说服吴王尽快出兵。
邓芝来到东吴后,向吴王详细说明了蜀汉的战略计划,以及击败曹魏后对吴蜀双方的好处。他言辞恳切,有理有据,终于打动了吴王。
吴王决定按照原计划,与蜀汉共同出兵曹魏。刘璿与陆抗再次商议后,确定了出兵日期。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即将爆发,三国之间的局势也将因此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出征前的誓师大会上,刘璿站在高台上,看着台下士气高昂的士兵,大声说道:“诸位将士!我们蜀汉义军,为了恢复汉室江山,历经千辛万苦。如今,我们与东吴结盟,共同讨伐曹魏,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荣耀!曹魏篡汉,天理难容,今日,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汉室复兴,就在今朝!”
台下的士兵们齐声高呼:“复兴汉室!复兴汉室!” 那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