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风骚三国貂蝉蔡文姬大小乔全麻了 > 第785章 侧身避过

第785章 侧身避过

己经剥落。

尚书台的铜门虚掩着,苏羽推门而入时,闻到了淡淡的血腥味。地上散落着竹简,有几卷还在燃烧,火苗舔舐着 “尚书” 二字,发出细微的噼啪声。他拾级而上,二楼的窗棂敞开着,晨风吹起案上的帛书,露出荀彧熟悉的笔迹。

“奉天子以令不臣,守经史以安社稷。” 苏羽轻声念着,指尖拂过墨迹未干的字。案几上还放着半盏残茶,茶渍在青瓷碗底洇成深色,像朵将谢的墨花。

“苏先生果然来了。”

声音从屏风后传来,荀彧缓步走出,素色朝服上沾着血迹。他的发髻散乱,平日里总是束得整整齐齐的须髯也垂落下来,唯有那双眼睛依旧清亮,只是眼下多了层青黑。

“你该走的。” 苏羽看着他袖管渗出的血,喉头发紧,“密道能通到城外的白马寺,那里有孙策的人接应。”

荀彧笑了,咳了几声,手帕上立刻染开红梅似的血迹:“我走了,尚书台怎么办?这里藏着三代的典籍,董卓没烧干净,总不能毁在我手里。” 他走到案前,小心翼翼地将散乱的竹简归拢,“你烧粮仓的时候,是不是想起洛阳了?”

苏羽沉默着点头。建安元年的洛阳,断壁残垣间还能看见烧焦的梁柱,他和荀彧就是在那里捡到半卷《礼记》,书页间还夹着干枯的桃花瓣。那时荀彧说,等天下太平了,要在洛阳重建太学,让孩子们能在窗明几净的屋子里读书。

“孟德派了虎豹骑守在承明殿。” 荀彧忽然说,将一卷泛黄的竹简塞进苏羽怀里,“这是《周官》的孤本,董卓烧洛阳时藏在夹墙里的。你带出去,交给伯符。”

苏羽的指尖触到竹简上温润的包浆,突然明白过来。太学的晨钟不是示警,是荀彧给曹操的信号 —— 告诉那位野心勃勃的丞相,尚书台有人守着,不必分心。而打开密道,不过是为了让他能顺利进城。

“钟鸣的时候,我正在校勘《春秋》。” 荀彧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声音轻得像叹息,“忽然想起年轻时在洛阳,你总说我像头犟驴,认准的道九头牛都拉不回。”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苏羽的青布衫上,“你教伯符下棋时,告诉他,棋要慢慢下,别急着吃子。”

远处传来甲胄摩擦的声响,曹纯的声音在尚书台外响起:“丞相有令,请文若先生移步司空府。”

荀彧拿起案上的玉圭,那是他历任尚书令的信物,边角己经被摩挲得光滑温润。′j\i¨n+g¨w_u\h·o,t¨e~l′.?c?o\m*“告诉孟德,” 他将玉圭抵在额间,声音陡然洪亮,“尚书台的门,我守到了最后一刻。”

苏羽冲出尚书台时,正撞见曹纯带着虎豹骑涌进来。他听见身后传来玉圭碎裂的脆响,像极了当年洛阳太学倒塌时的声音。青布衫在晨风中猎猎作响,怀里的《周官》竹简硌得胸口生疼。

城外的官道上,孙策正带着江东子弟等候。少年勒着马,看见苏羽出来,眼睛亮得像晨星:“先生,我们去哪?”

苏羽翻身上马,回头望了一眼许昌城。太学的方向,晨钟再次响起,这次是卯时三刻,准得不能再准。阳光穿透薄雾,照在尚书台的飞檐上,镀上一层金边。

“回江东。” 他轻声道,吴钩在腰间发出轻响,“教你下棋。”

马蹄声渐远,苏羽怀里的竹简忽然滑落,掉在地上。他弯腰去捡时,看见最末一卷的背面,荀彧用朱砂写了个极小的 “守” 字,墨迹己经干涸,却依旧鲜艳得像火。

旷野上的风带着麦香,苏羽忽然想起很多年前,他和荀彧、曹操在洛阳太学的槐树下分食一个麦饼。那时董卓还没入京,太学生们的诵读声能传到十里外。曹操说他要做征西将军,荀彧说要重兴礼乐,而他只笑说,想教出个能定天下的学生。

“先生,你看!” 孙策忽然指着天边,那里正升起一轮红日,将许昌城的轮廓染成金色。

苏羽勒住缰绳,望着那轮红日久久不语。孙策见他发怔,便也跟着沉默,只是少年人的目光总难掩躁动,手指在马鞍上轻轻叩着,像是在数算归乡的路程。

“伯符可知,” 苏羽忽然开口,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散,“当年洛阳太学的槐树下,也有过这样的日出。”

孙策眼睛一亮:“先生是说,您和曹孟德、荀文若先生那时?” 他自小听惯了中原群雄的故事,此刻听先生说起往事,便觉那些传说中的人物忽然有了血肉。

苏羽颔首,指尖摩挲着怀中竹简边缘。那些被岁月磨得光滑的竹片,像是能映出二十年前的光景 —— 曹操那时总爱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袍,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