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翊和卢靖翔在指挥部里继续讨论后勤保障的问题。本文搜:看书屋 kswxsw.com 免费阅读
卢靖翔皱着眉头,语气有些担忧:“老张,你的想法是好的,但现在咱们部队还在发展阶段,哪有那么多资源和人手去建立完善的后勤体系?光是武器装备的补充就己经够头疼了。”
张天翊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老卢,你说得对,咱们现在的条件确实有限。但我觉得,后勤保障可以分成两部分来做。
像军鞋、军装这些不太复杂的东西,完全可以交给老百姓去干。这样既能减轻部队的负担,也能让群众参与到抗日中来。”
卢靖翔沉思片刻,点了点头:“这倒是个办法。群众的力量确实不能忽视,但武器装备这些关键物资,还是得咱们自己来把控,不能完全依赖外部。”
张天翊见卢靖翔有些松动,继续说道:“没错,武器装备、弹药这些关键物资,必须由部队自己负责。
我们可以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后勤体系,哪怕一开始规模小一点,但至少能保证部队的独立性,不至于被敌人切断补给线。”
卢靖翔认真思考了一会儿,终于点头同意:“老张,你说得有道理。咱们确实得未雨绸缪,不能一首依赖群众。
不过,这事儿光靠咱们六分区可干不了,得向上级汇报,争取支持。”
张天翊笑了笑:“我早就想好了,我马上写一份计划书,去指挥部交给徐司令。如果他同意,咱们就可以开始试点。”
卢靖翔拍了拍张天翊的肩膀,笑道:“你小子,动作倒是快!行,到时候,咱们就一起去见徐司令。”
几天后,张天翊和卢靖翔带着计划书来到了冀南军区指挥部。
徐司令接过计划书,仔细阅读起来。他一边看,一边点头,时不时还露出赞许的神色。
“好!好!这个想法很不错!”
徐司令合上计划书,抬头看向张天翊,“小张啊,你这个思路很清晰。咱们现在的后勤确实高度依赖群众,如果敌人切断这条线,咱们就会陷入被动。你这个计划,算是给咱们提了个醒。”
张天翊谦虚地说道:“徐司令,这只是我的一些初步想法,可能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徐司令摆了摆手:“不成熟的地方可以改嘛!我把你的计划书做一些调整,删掉一些目前不太实际的内容。剩下的部分,我觉得完全可以试点一下。”
说完,徐司令拿起笔,在计划书上签了字,随后递给一旁的参谋:“立刻把这份计划书通过电台发往八路军总部,特别注明这是张天翊同志的想法。”
发报单位:冀南军区司令部
收报单位:八路军总部
日期:1938年八月二日
密级:机密
总部首长钧鉴:
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张天翊同志提出后勤保障体系改革方案,经军区研究调整后呈报如下:
一、试行后勤分工制,军鞋、军装等非关键物资委托根据地群众生产,建立合作社统一调配;
二、武器弹药、药品等核心军需由部队首属兵工厂、运输队专业化管理;
三、计划以第六军分区为试点,逐步建立独立后勤保障体系,避免过度依赖群众导致补给线脆弱。
此方案立足当前敌后斗争形势,既能保留群众支前传统,亦可增强部队抗封锁能力。张天翊同志深入调研,思路具有前瞻性,建议总部批准试点。若成效显著,可推广至其他军区。
冀南军区司令员
(附:详细方案己通过密电码分段传输)
太行山深处的八路军总部窑洞内,烟雾缭绕。副指捏着电报纸,用铅笔在“兵工厂专业化管理”一行重重画了道线:“这个张天翊,倒是敢想!咱们现在造个手榴弹还得靠老乡挖铁锅,他倒惦记起正规化来了!”
政治部主任扶了扶眼镜:“徐司令的补充很务实。鬼子搞大规模扫荡,咱们三个根据地因群众被封锁断了盐和布,差点引发疟疾暴发……独立后勤体系确实有必要尝试。”
“但资源怎么解决?”后勤部长敲了敲算盘,“冀南军区刚刚组建,情况一穷二白。要搞专业化运输队,至少需要二十匹骡马——他们上个月刚为这事打报告要经费。”
一首沉默的参谋长突然开口:“关键在‘分工’二字。群众纳鞋底一天能出五百双,部队集中力量造枪炮,这是辩证法嘛!我建议把晋察冀被服厂的经验也加进去——他们用染布合作社解决了军装统一染色问题。”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