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明而言,就是一个饭碗,没任何政治意图。
好象是突然想起来,刘铭对三人说:“世伯、两位村长。那天和我们俩一起去警察局的还有县完小的王校长。我们俩都对乡村教育比较感兴趣。我们俩商量着想在刘庄设个点。给孩子们个读书的机会,给村民们个不睁眼瞎的机会。趁这个机会报备一下。有什么不合适的,几位世伯多批评。”
三人都说,这是好事,大家都支持。具体怎么支持,就没提了。
聊的兴起,烟也就抽的兴起,当妇人低声咳嗽时,赵大明赶紧起身告辞。
冯老明连声挽留吃了午饭再走。几人都客气的谢绝了。
临出门时,刘铭将一张纸递给冯老明:“世伯,我从书上看到一个造土化肥的方子。我今年浇返青水就想用上。你可以看看,要有意思,可以试试。“
接过刘铭递过来的写着各项详细用料比例的纸,看了一眼,转手交给儿媳:“行啊,年轻人吗,多试试总没坏处。”
告别冯老明,在冯家赌坊门口放下刘喜子,刘老忠借拉手告别时塞给他两块大洋。当然钱是刘铭给的。今天刘喜子配合的挺好。
西人告别,各回各家。
冯老明和有仁媳妇送完客从大门口回到客厅。
有仁媳妇见公公沉着脸,想了想还是问出来:“爸,有什么不对吗?”
“没什么。一个城里娃突然就在这山沟安家了。整天背着把枪在山上晃来晃去的,现在又拉来了几个枪手,我怕他是红党的人,一首担心他会闹事。前两年高阳的事挺吓人的。今天看来不太象,就是有点学生气。再看看吧。”
“那个土化肥咱们也试试吗?”
“不急,看看效果再说。嗯,你回头写信,先让长明准备几百斤石膏。”
回刘庄的路上,刘铭和赵大明、刘老忠复盘了一下见面过程,感觉既示了弱,又给了好处,应该暂时安抚住了对方。短期内应该不会有动作。
回到刘家,刘铭和赵大明在正房堂屋坐下,小婵倒上水。刘铭递上烟,相互客气着点着。
“怎么样,怎么看这冯东家?”
赵大明吸了口烟,沉吟一下:“是个见过世面的。开始好象有点防着咱们的意思。聊下来,应该短期内不会挡咱们的路。”
“我也这么看。山门拜了,咱们也该干咱们的事了。我也就不拦着叔了。咱们现在确实是需要武器。就辛苦叔走一趟。不求成果多少,趟出路来就是胜利。但一定注意安全。有危险马上撤回来,人安全是第一位的。嗯,我给你带1000块吧。不要怕花钱。这世道,有枪才有底气。雷管、导火索、炸药、步枪、手枪、子弹、手榴弹,都可以。越多越好。钱不够,咱们再去第二趟。”
“成,那我带着小海明天一早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