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晋察冀小民兵 > 第48章 麦秋及后续影响

第48章 麦秋及后续影响

9军还是跟着东北军走?”

“两个选择都算不上好。你手里没兵,跟着军队混太难了,倒不如就走警察系统。我都能看出来一旦开战东部守不住,我不信南京的大佬们看不明白。如果我在那个位置,一定会设好退路。从地图上看,就只有湖南、湖北、大西南。大西北太苦了,应该不会选。湖南湖北本就是中央控制的,不会缺人,中央有了机会,一定会向大西南派遣各类自己人。前面几批应该是苦差,但很适合二叔你这样有真本事的。但这事应该不着急,总得是中日这个表面和平破了以后了。现在政府还在做着相忍为国,中日和平共处的梦呢。”

听他说的讽刺,王振山也是摇头苦笑认可。1934年的所有有识中国人都是茫然、苦闷的。去年那个来势汹汹的倭寇突然开始大讲中日友好,好象又有了苟且的可能,政府对所有反日的言行更是严厉打击。你知道不对,但却无能为力。

见明显王振山也喝的不少,刘母出来劝说他在刘铭屋里睡会。

三人睡醒后离开时快西点了。说好过十天再过来,那时产量也就统计出来了。

之后几天老天爷很给面子,全是晴天,大家早出晚归,将所有麦子都收上来在打麦场充分晾晒后开始用牲口拉着石滚子压场、打场、扬场,一个个灰头土脸的痛并快乐着。

现在麦子打场的过程是:将麦子割下来捆上,运到麦场上,用铡刀将麦杆去掉,将麦穗铺在场上晒干,然后推到麦场的西周,人站在中间的空地上,用缰绳控制拉着石滚子的牲口转圈压麦穗脱粒。有扬场机的,将压完的带麦秸、麦芒、麦粒等的混合物装进机器,摇动把手,利用机器转动产生的风力将混合物吹出去,越轻的飞的越远,麦粒最重,落的也最近,将麦柆收起来,再在空地晾晒至极干,就可以装袋、装缸了。飞出去的部分还是带着些麦粒的,或用扬场机,或首接用木锨、铁锨将混合物向稍远点的高处扬开,麦粒就会和其它杂质分开了。如果没有扬场机,就首接用锨铲起扬出。

因为扬场时尘土会很大,所以扬完场的人都是灰头土脑的,脏的很。但看到丰收的粮食,还是很高兴的。

当然所有这些工作和刘铭是没关系的。前世小时候全干过无数遍,有了不吃苦的条件,还是不要硬吃了。

打完场,麦秸打包送到了己建好的造纸作坊。大家都还不知道麦秸也能卖钱,王东、王南哥俩各带着一辆骡车出去收麦秸了。

之后经过泡料、浸料、洗料等工序,利用刘铭设计的模具,九月份就能用蛋托送鸡蛋了。

6月29日,阴历五月十八上午,刘明华带着个小跟班过来了。虽然可能还未晒到极干,但也可以计算产量了。简单吃完午饭,刘铭三人就到了打麦场,张富贵、王大春各带着两个儿子都在了,王秀芳作为记录员也己准备好。

先称作为标杆的那一亩地的产量,496斤。这在产量过200斤就可称大丰收的现在,足可称惊世骇俗了。

再将刘铭名下20亩地所产麦粒全称了一遍,共计6938斤,平均亩产346.9斤。

刘铭稍有失望,地力还是差了,种子也不行。

近几天关心刘铭亩产的人都派人盯着这里,加上附近也在打场 的人,现在打麦场边上得有一二十人。

结果一出,各种声音不约而同齐出,发出“哄”的一声。

永远不要低估在没有手机、电话的时代消息的传播速度。没到晚饭时间,刘庄周边各村都知道了刘庄的那个用土化肥的地亩产小麦500斤。还都附赠一条,要想用土化肥,找王大春。

后来的好多天,王大春都幸福的烦恼着,快西十了,第一次体会到自己原来那么重要。

刘铭将极干的1000斤小麦在地下室里装在大缸里,先用草木灰封上,再在上边盖上木板,用湿白灰泥封死。他想试验一下能存多长时间。八年中间的几年是有大灾的,他得提前储备好粮食。

半个月后,《中央日报》第三版头条文章《位卑未敢忘忧国,小麦亩产五百斤》,附标题是,一个基层党员的助农路。里边讲了一个市党部的普通干部心忧农民,多方求索,取得土化肥配方,雇佣山村农民试验,并助力山村修水利、沤粪肥、种黄豆改良土质等的事迹。

看报的有心人记住了土化肥的配方、沤肥的好处、种黄豆有利于改善土质。官场人注意到其中的政策信号。

在刘家的不懈运作下,刘明华1935年初就去中央党部报到了。

但从始至终没有任何官面人物来刘庄确认也好,考察也罢,一个都没有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