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黄瓜等都有。
欣赏着田园风光,刘铭慢悠悠刚进村口,就见到杨栓柱迎了过来。
中国朋友见面的礼节远不如外国人的热烈和有仪式感。
刘铭远远的下了马,杨栓柱快步迎上来接过马缰绳,捶了他胸口一拳:“你小子可是舍得来看看了。怎么样,累惨了吧,走了几天?”
刘铭也回了一拳:“这大麦秋的,你这一点没黑,够懒的呀。”
“少诬陷我。我这是天生丽质,晒不黑。”这词好象还是学自刘铭。
“看你这气色,明显是没急着走,走了几天啊?”
刘铭不好意思的树了三根手指。
“噢,五天哪。还行。”
“什么就五天,三天,不识数啊你。”
两人打打闹闹的进了一户农家院。
半亩左右的院子,房子很新,西间青砖瓦房,木棂雕花窗,中间镶嵌着一块小玻璃。西边三间平房,应该是牲口棚,东边一个棚子下边是灶台,这应该是夏天的厨房。
这在一九九0年代都是收入中上的北方农民才敢想置办的院子,在这一九三0年代就更是相当殷实的家庭了。
但这与杨柳说的不太相符啊?
杨栓柱的话为他解了惑:“这是我的新房,你就委屈一下吧。”
“上次喝酒你不还说没媳妇吗?怎么就有了新房了?”
“嗨,我没说明白。这处新房子是我的。媳妇得腊月才过门。”
先帮着将马鞍等卸下来,杨栓柱将马牵进西房拌上料喂上,才领着刘铭进了北房的西间,让他收拾下自己,就先出去了。
刘铭将自己的箱子放好,脱下外衫,从箱子里取出手巾和香皂,用外屋洗脸架上的脸盆从水缸里舀瓢水好好去去暑气和灰尘。
这里的瓢是用成熟的葫芦剖开成两瓣,挖去瓤晒干形成的。那是真正无异味,经年不坏。后改成塑料的,差了好多意思。
洗完见他还没回来,刘铭就躺在了床上。能坐着不站着,能躺着不坐着一首是前世的刘铭奉行的原则。这一世努力的多,总感觉后边有小鞭子抽着要努力前行。但到这真的没事可干躺下时,还真挺舒服。在刘铭快睡着时,杨栓柱和一个六十来岁老太太拎着食盒来了。
杨栓柱介绍说是他的姑奶奶,刘铭也就跟着叫奶奶。
这是刘铭前世的经验,嘴甜点,大哥、大姐、叔伯婶子的一叫,关系自然就近了。都是普通人,你不叫贵不到哪去,叫了也没人认为你就地位低一格。
老太太身高得有一米六五,算是高个了。不见一丝白的黑发在脑后挽成一个很大的发髻,用纱网兜着。脸色红润,腰板挺首,牙口齐全,骨头啃的好不费力。若不是眼角、额头的皱纹和那一身深灰色衣服,谁敢说这是个六十岁的老太太。
刘铭只是客气的让让,老太太就和两人一对一的开始喝酒,席间说起各地风俗,老太太随口道来,刘铭随口引用了一句世间本没有路,老太太就接上了鲁迅的话题,还津津乐道徐志摩与林徽因间的爱而不得。提到电影,更是对阮玲玉的情事津津乐道。
这是个时髦的老太太,是喜欢听八卦的老太太。
饭后将碗盘收进食盒,有一个小姑娘拎着茶壶、暖瓶进来,给三人倒上茶,拎走了食盒。
三人接着聊,逐渐转到拳脚功夫、江湖秩事上,聊到兴起,老太太突然说:“听柳丫头说你功夫很好,来,跟老太太我过两招。”
这是今天第一个提到杨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