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晋察冀小民兵 > 第66章 收心固本(一)

第66章 收心固本(一)

29军进驻平津了,终于有了依靠了,刘铭兴高彩烈的规划着自己要干什么才能获利最大,怎么做才能有机会见见宋哲元、赵登禹、张自忠,怎么给他们提个醒,能让这些让后人意不平的英雄们有个好点的结局。首发免费看书搜:晋江文学城 jinjiangwxc.com

正当又一次坐在办公室里在纸上激情澎湃、意兴遄飞的写着、画着时,三叔的勤务兵送来了消息,说明天中午在张家为王振山送行,要他准时到。听到消息时是下午西点,但刘铭首到晚饭仍觉心不静。

二叔的离开本就是刘铭帮他谋划的,只是最近太忙,没跟进进度。但一想到二叔不在后边撑着了,刘铭才意识到他的重要性。

许多东西习惯成自然,真正要失去了才知道重要性。这半年多的顺风顺水如果没有他,他敢这么干,能这么顺利吗?

刘铭让杨柳不要吵他,独自坐在办公室,泡好茶,拿出笔记本,先写出为什么怕,最坏是什么,能不能接受,怎么应对。再写出自己最想要的什么,为这做了什么,还要准备什么。

一夜未睡,刘铭的结论是:他忘了初心。

本想活的自在些,活的有意义些,却在向富贵险中求、托关系、找路子、建人脉的老路上走。

二叔是真心将他当作子侄,有他在错了可以回头。但与三叔,实际有点前世在上司面前努力显示自己有用以求重用的意思了,真的要活成那个自己讨厌的人?

扬长避短才是王道。该是放弃追求暴利,固本培源的时候了。

想明白了,心也就静了。

也许是早有准备,也许是前路明朗,王振山席上少有失落,相应的这送别宴的离别的愁绪弱了好多。他要先去南京培训一个月,再随大队进川,最大可能是某个市的警察局局长或副局长,但城市未定。

两人频频举杯恭喜他的高升。不经意间聊起局势,三叔感慨说:“前两天我去北平开会,会后聚餐,老总指点江山,师长们大碗敬酒,全场振奋,大家都说29军真的是熬出来了。”

二叔问:“你在这里边也跟着忙活了快一年了,论功行赏,你也该提一下了吧。”

张子明略显矜持的说:“应该就是下个月,我会去后勤部。原来我是想带兵,但我们家老爷子让上次的事吓住了,不同意。”

张家父子后怕至今的就是刘德顺救张子明的那次,三面环敌,乱枪攒射,若不是路过的刘德顺当机立断,带头冲锋退敌,他就没有以后了。

刘铭想了想还是说:“三叔,不是我泼冷水。你觉得无论是日本人,还是委员长能容许29军割据一方吗?宋长官想的可能是骑墙,两边不得罪,学的是还是张作霖,拖以待变。但日本人早不是九一八前的日本了,中国的软弱早己一目了然,能忍他几年?日本人要的是蚕食华北,宋长官要的是割据华北以自保,貌似同路,根本是南辕北辙。哪天日本要宋长官同意公开和政府决裂,华北自治乃至独立成立另一个满州国,他怎么选?”

张子明毫不犹豫的说:“那肯定不同意啊。同意了不成汉奸了吗?我们可是29军啊。”

现在提到29军,那就是大刀队,那就是抗日英雄。不敢说是国内最有抗日激情和自豪感的部队,也差不多。

“那要是政府正式下令让29军抑制日本蚕食,保卫华北,宋长官如何应对?”

屋中三人同时陷入沉默。现在中国虽然政府强力压制舆论,以防刺激日本,挑起事端,但抗日是真正的政治正确,政府一旦强势起来,29军别无选择,只能听命。但有实力去强硬对抗日本人吗?敢指望中央军在后边支援吗?中东路事件中的张学良己经提供了最好的反证。鼓动他强硬的是国府,真抗不住了,后顾无人。

张子明问:“那你认为29军应该怎么应对?”

“一旦战起,华北一定守不住,不用有任何怀疑。但只要中国不投降,日本一定输,这也不用有任何怀疑。他侵略中国不过是趁了列强无暇东顾,做为最弱的列强占了最大的蛋糕,他吃不下。

所以29军必须是抗日的旗帜,绝不可大节有亏。但29军需要华北这块地歇兵,强军,又不能马上与日本翻脸。虚与委蛇,说点模棱两可的话是避不过的。

如果是我,在政府强势前,一方面招兵买马,大量进口武器,军队嘛,枪杆子硬腰才硬,才有发言权。另一方面宋长官,甚至张长官出面敷衍日本人。只要不落在实处,不妨说点他们爱听的,能拖多久拖久。关键是当不得不动手时,一定要坚决,绝不可存一点骑墙的想法。打给全国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