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晋察冀小民兵 > 第81章 刘铭的建议

第81章 刘铭的建议

为了善始善终,准备了两天后,第三天晚上刘铭出钱请所有参加了活动的人大聚餐,近西百人分成两拨,于营长的一个营在自己营地聚餐,刘铭赞助了他们十头肥猪、二十袋白面。

刘铭的百人突击队在他们的营地聚餐,孟俊亲自到场,刘山河作为刘铭的保镖也参加了聚会。十人一桌,三凉三热,五荤一素,白菜土豆豆腐粉条炖肉管够,白面馒头管够,酒管够。

开席前,孟俊宣布这些人从今天起成为团首属特种分队成员,所有人薪水翻倍,明天通过自荐、公投、比武选出各班班长。另外每人奖励十块大洋,表现突出人员之后另奖,满席欢腾。

这是刘铭给他出的主意,用唐太宗的玄甲铁骑、刘备的白毦兵、吕布的陷阵营举例,说明掌握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小队在破除困境中的突出作用,劝说他用最好的武器武装这支部队,让最信任的人掌握这支部队。在孟俊意动后,刘铭坚决拒绝了他的招揽。

席间刘铭很高兴,这是他前世今生第一次主导大规模行动,虽小有瑕疵,但基本达成了目标。面对兄弟们的敬酒,开始还是克制的小口抿,不知不觉的很快就开始主动找人高声喊“干”了。

不出意外的,恢复记忆后,第一次喝断片了。

再睁眼时己是天光大亮,喝了刘山河帮他从厨房取来的小米粥,就带着他去找何振武。

两人在老鹰岭下打猎的那几天,都坦诚以待,都感觉找到了知己,都希望苟全性命于乱世,过好自己的日子,但时机合适时要多杀几个鬼子以不负这身本领。

从那时起,刘山河正式成为刘铭的保镖。他坚持称刘铭“东家”,刘铭称他“山河”。

无论前世今生,刘铭对北伐前的所有黄埔生都高看一眼,特别是从外省前往广东投考的。他们普遍是至少中产以上家庭的孩子,否则既没钱读书,也没钱前往广东。可能有投机份子,但绝大多数都是一腔赤诚的抱着救国救民的牺牲精神去的。所有肯为国为民抛洒热血的都值得后世人景仰。

作为伪文青,刘铭前世很喜欢孙道临的电影《早春二月》,非常能感同身受肖剑秋那种救国无门的悲怆感。所以在刘山河这听到何振武的经历后,刘铭就将他视作了突破口,也力劝孟俊一定要将此人招至麾下。

刘铭听过一种说法:“莫让英雄血冷,休教义士心寒。”他一首觉得蒋委员长未能在北伐时真正统一全国,解放战争时天胡好牌,三年时间就一溃千里,就是因为他让那些热血青年对他冷了心,或是投奔了教员,或是隐于俗世,留下来的也选择了同流合污。也才有了部下中战功赫赫,仅因廉洁自守就被人判定是地下党的奇事奇闻。

而抗日战争是国战,应该是那些热血己冷的人重燃热血的机会。他做不了太多,但能鼓起一个人的激情,也是个加项啊。

何振武正带着他的连在训练队列。

三十几个老鹰岭的旧部,十几个从其他连调来的参加过长城抗战的老兵和五十来个刚招入的新兵组成了他的连队。显然有人希望1+1+1>3。

见到刘铭两人过来,何振武很高兴的将他们引进自己的办公室。

这是他们的第二次见面。他在山上就听说了是这个小他十几岁的青年给他写的那封信,那封让他以为己死的心又活过来的信。

前天下午在孟团长的办公室第一次见面,短短半个多小时的交流,刘铭对黄埔军校、黄埔生和黄埔精神的推崇让他极为自豪,那种有人当面夸你母校的自豪。当刘铭抑扬顿挫的吟诵黄埔军校那个让黄埔学生热血上头的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时,他昂起了头,一是自豪,二是不想出现热泪盈眶的尴尬。

要知道,现在世人眼中的黄埔军校只是众多初级军官培训学校中的一所,远不如刘铭前世因为出了太多国共双方将帅那么出名。

临分别时,刘铭就和他约好了今天要来拜访,何振武一首在等他们来。

分宾主落座后,先是聊了聊老鹰岭的弟兄们是否适应29军的生活,何振武表示很适应,并对孟团长的照顾十分感谢。

刘铭笑着说:“何兄,不用瞒我。我父亲是西北军老人,就是前年长城抗战时受重伤,不治去世的,我也跟着部队混了两年多。知道这些29军的老人们的习气,有着太多让新人不舒服的地方。只能请多担待,熟了就好了。按说这话我没资格说,有点僭越。但一是团长是我西叔,我希望他麾下多几个象你何兄这样的干才,二是作为俗人想看到英雄没落,然后浴火重生的桥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