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走后不久,后宫又传来消息,说是有几个嫔妃在私下里议论李萱,言语间多有不敬。_咸^鱼*看¨书_ `最*新.章!节,更_新/快^李萱心中本来就因密函之事烦闷,听闻此消息,顿时怒火中烧。
“这群贱人,真是不知死活!竟敢在背后议论本宫。”李萱拍案而起,对孙贵妃说道,“走,随本宫去会会她们。”
李萱带着孙贵妃怒气冲冲地来到那几个嫔妃所在之处。嫔妃们看到李萱突然到来,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纷纷跪地请安。
“皇后娘娘万安。”嫔妃们声音颤抖。
李萱冷眼扫过她们,喝道:“你们倒是挺有闲情雅致,在这儿议论本宫,说,都议论了些什么?”
一个胆子稍大的嫔妃战战兢兢地说道:“娘娘,臣妾……臣妾们只是闲聊,并无恶意。”
李萱冷笑一声:“闲聊?怕是心怀不满,故意诋毁本宫吧!本宫平日里对你们太宽容了,才让你们如此肆无忌惮。”
其他嫔妃连忙磕头求饶:“娘娘饶命啊,我们再也不敢了。”
李萱心中明白,这是一个树立威严的好机会,绝不能轻易放过。“哼,不敢?你们的胆子可不小。在这后宫之中,本宫是皇后,你们竟敢如此不尊重本宫,若不重重处罚,如何能服众?”
李萱思索片刻,说道:“你们几个,即日起,禁足三个月,扣除半年俸禄。?j!i.n-g?w+u\x¢s-.^c′o′m/若再有下次,本宫绝不轻饶!”
嫔妃们听后,脸色绝望,但也不敢再辩驳,只能哭着谢恩。
孙贵妃在一旁说道:“娘娘此举,必定能让后宫众人知晓娘娘的威严,不敢再随意议论。”
李萱微微点头,心中却有些无奈。虽然借此立威,但她知道,这些嫔妃心中肯定不服,日后恐怕还会再生事端。而且,自己在后宫如此行事,不知是否符合刘伯温告诫的低调原则,心中的担忧愈发浓重,不知未来还会因为自己的行事风格引发怎样的麻烦。
处理完后宫之事,李萱回到寝宫,心情依旧沉重。这时,太监来报,朱元璋前来探望。李萱连忙整理衣装,出门迎接。
“陛下万安。”李萱行礼说道。
朱元璋看着李萱,关切地说:“朕听闻你今日在后宫处理了些事情,怕你累着,特来看看。”
李萱心中一暖,说道:“多谢陛下挂念,臣妾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后宫之中,总有些人不安分,臣妾若不加以管教,恐怕会乱了规矩。”
朱元璋微微点头,走进寝宫坐下,示意李萱也坐下。“朕知道你为后宫之事费心了。只是,有时候也不必太过强硬,以免引起众人不满。”
李萱看着朱元璋,心中有些委屈:“陛下,臣妾也是无奈之举。+齐,盛+小·说-网+ ?首.发\若不立威,如何能管好后宫。而且,臣妾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为了陛下您啊。”
朱元璋看着李萱,眼中闪过一丝温柔:“朕明白你的心意。这些日子,你在后宫和朝堂上都出了不少力,朕都看在眼里。只是,凡事还是要讲究个度。”
李萱心中感动,不自觉地靠近朱元璋,说道:“陛下如此理解臣妾,臣妾就算再辛苦也值得。”
朱元璋看着李萱,轻轻握住她的手:“朕知道你性子要强,只是这宫中诸事复杂,你要多小心。若有什么难处,尽管告诉朕。”
李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还是朱元璋第一次如此温柔地与她说话,心中对朱元璋的感情也不自觉地升温。然而,在感动之余,她又想起刘伯温的密函,心中隐隐担忧,自己与朱元璋感情升温,在这宫中越发高调,是否会给自己带来灾祸?但此时,她又不舍得推开这份难得的温情,心中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与朱元璋相处过后,李萱心中的感情虽然有所升温,但密函带来的疑虑却始终萦绕心头。她决定暗中探寻双鱼图案的含义,或许这是解开一切谜团的关键。
李萱趁无人之时,悄悄拿出密函,再次仔细端详那双鱼图案。她觉得这图案似曾相识,却又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这双鱼图案,到底代表着什么呢?难道是某个组织的标志,还是有其他特殊的含义?”李萱心中暗自思索。
她想起自己曾在宫中的藏书阁见过不少奇闻异志的书籍,说不定能从中找到线索。于是,李萱趁着夜色,偷偷来到藏书阁。
藏书阁内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李萱小心翼翼地点亮油灯,开始在书架间寻找。她一本本翻阅着书籍,眼睛紧紧盯着书页,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