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联运
七月末的天气闷热难耐,西城县政府大楼的空调嗡嗡作响,却驱散不了空气中粘稠的热气。′2*c′y/x~s\w/.?o`r*g_林小华站在办公室窗前,松了松领带,目光穿过玻璃窗落在远处起伏的山峦上。夕阳的余晖给云层镶上了一层金边,却照不进他微蹙的眉头。
“笃笃笃”,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进来。”林小华转过身,看见新选拔的秘书小孙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文件夹,双手递给了他。
“林县长,您要的石城县公交线路资料我都整理好了。”小孙快步走进来,将文件夹双手递上,“还有,车已经安排好了,随时可以出发去石城县。”
林小华接过文件,快速翻看了几页,点点头:“好,你马上去通知交通局李局长和陈副局长,下午四点钟准时出发。”他抬手看了看腕表,时针已经指向三点四十,“你让他们稍微快一点,两个县公交车联运的事情真的拖不得了,不然市里的领导要追究责任了。”
小孙点头称是,转身出去安排。林小华坐回办公椅,又把小孙拿来的文件翻看了好几遍。西城县与周边县区的公交联运工作推进了大半年,唯独与石城县的线路迟迟未能达成一致。作为分管交通的常务副县长,这事一直压在他心头。
下午四点整,一辆黑色公务车驶出县政府大院。车内,林小华坐在副驾驶位置,后排是县交通局局长李晓明和副局长陈明智。李晓明刚上任不久,也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陈明智则是个五十岁左右的老交通,皮肤黝黑,手上布满老茧。
“林县长,这次去石城县,您看我们主要谈哪些重点?”李晓明向前探身问道。
林小华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看~书·君! ¨已-发\布·最_新~章.节\道路两旁的稻田在夕阳下泛着金光,远处村庄升起袅袅炊烟。过了片刻,他才开口:“李局长,你知道为什么唯独石城县的公交联运一直谈不下来吗?”
李晓明推了推眼镜:“听说是因为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存在分歧?”
“不只是这样。”林小华摇摇头,“石城县地形复杂,月河川道和西江河两条线路都涉及到多个乡镇的利益分配。更重要的是,”他顿了顿,“石城县的谢副县长是个务实的人,不会轻易妥协。”
陈明智插话道:“谢副县长我接触过几次,确实是个难啃的硬骨头。不过林县长亲自出马,应该没问题。”
林小华笑了笑,没有接话。车子在笔直的国道上行驶,窗外的阳光依旧那么炎热。
下午四点四十分,公务车驶入石城县政府大院。林小华刚下车,就看见一个身材挺拔的中年男子站在政府大楼门前。那人约莫三十五六岁,穿着深蓝色衬衫和黑色西裤,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在灯光下泛着些许银光。
“林县长,一路辛苦了。”那人迎上前来,伸出手,声音沉稳有力。
林小华快步上前握住对方的手:“谢县长,这么热的天气您还在这里等我,实在不好意思。”
谢明君微微一笑,眼角挤出几道细纹:“为了两县百姓的便利,这点等待算什么。”他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会议室已经准备好了,我们直接开始?”
林小华点头,向谢明君介绍了李晓明和陈明智。谢明君也介绍了石城县交通局的刘明权局长和张晓松副局长。一行人穿过安静的政府大楼走廊,脚步声在空荡的楼道里回响。
会议室里,投影仪已经准备就绪。3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a<谢明君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进入主题:“林县长,请看屏幕。这是我们规划的两条联运公交线路。”
屏幕上显示出两张地图。谢明君用激光笔指向第一条线路:“这是月河川道线路,我们建议在石城县河池镇同心村与西城县平河镇界岭村之间设立转运点。”激光红点在地图上移动,“们实地考察过,界岭村有个小广场,非常适合作为两县公交的换乘站。”
林小华专注地看着地图,不时点头。谢明君又切换到第二张图:“第二条是西江河线路,在石城县西河镇同西河村与贵县洋河镇洋河村交界处有座大桥,可以作为交汇点。”
“谢县长的规划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