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获得的 50 辆现代坦克和 5 架现代战机,林宇开始精心规划部队的编制与作战协同。他挑选了系统特种部队中驾驶技术精湛、战术素养极高的成员,组建了坦克部队和空军部队。
坦克部队被分成十个作战小队,每个小队配备五辆坦克。这些坦克手们经过专门的训练,对坦克的操作了如指掌。他们不仅熟练掌握坦克的驾驶技巧,能够在各种复杂地形上灵活行驶,还精通主炮和副武器的使用,能够在战场上对敌人发动精准而猛烈的攻击。坦克部队在训练中注重团队协作,模拟各种实战场景,如突破敌方防线、迂回包抄、支援步兵作战等。在一次模拟演练中,坦克部队如钢铁洪流般迅速突破了预设的敌方防线,对“敌军”后方进行了毁灭性打击,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空军部队的五架战机则分别承担不同的作战任务。其中两架被设定为空优战机,主要负责夺取制空权,在空中与敌方战机进行空战,为己方部队提供空中掩护。另外三架为对地攻击战机,装备着强大的对地攻击武器,能够对地面上的日军阵地、军事设施等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空军部队的飞行员们在系统提供的先进飞行模拟器上进行了无数次的模拟飞行训练,熟悉了各种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操作以及武器发射技巧。他们还与地面部队进行了多次联合演练,通过先进的通讯设备实现了空地之间的紧密配合。例如,在一次演练中,当地面部队遭遇日军顽强抵抗时,空军部队迅速出动,对地攻击战机准确地对日军阵地进行了轰炸,为地面部队的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对于当地收编的部队,林宇根据其特点和训练水平,进行了合理的战术安排。他们主要承担步兵作战任务,在战场上与坦克部队和空军部队形成协同作战。步兵们在坦克的掩护下,能够更加迅速地推进,突破日军的防线。同时,当空军对日军阵地进行轰炸后,步兵们能够及时发起冲锋,占领敌方阵地。在训练中,林宇特别强调各部队之间的通讯与配合,通过使用系统提供的先进通讯设备,确保在战斗中信息传递的及时与准确。
随着日军侵略的步伐逐渐逼近,林宇深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他开始在根据地周边进行全面的战略布局。
在地形险要之处,他组织部队修建了大量坚固的防御工事。沿着主要交通要道,挖掘了深深的反坦克壕沟,设置了密密麻麻的路障和地雷,以迟滞日军装甲部队的推进。在山顶和高地上,修建了碉堡和观察哨,配备了强大的火力,能够对周边地区进行全方位的监视和打击。同时,在根据地内部,还构建了完善的地下防御体系,包括地下掩体、地道等,以便在遭受日军空袭时,部队和百姓能够迅速隐蔽。
在情报收集方面,林宇加大了投入。他派遣了大量的侦察兵和情报人员,深入日军占领区,收集日军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作战计划等重要情报。这些情报人员经过严格训练,具备出色的潜伏和侦察能力,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如伪装成普通百姓、打入日军内部等方式,获取了许多关键情报。同时,林宇还利用系统提供的先进通讯设备,建立了一个高效的情报传递网络,确保情报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指挥部。
在物资储备上,林宇组织百姓和部队,进行了大规模的物资囤积。粮食、药品、武器弹药等重要物资被储备在各个隐蔽的仓库中。为了确保物资的安全,他还安排了重兵把守,并制定了详细的物资调配计划,以应对不同情况下的需求。
此外,林宇还积极与周边的抗日力量进行联络,试图建立一个更为广泛的抗日联盟。他派遣使者前往各个抗日武装的驻地,宣传团结抗日的理念,希望能够携手共进,共同抵御日军的侵略。在与一些抗日武装的交流中,林宇分享了自己的作战经验和部队训练方法,同时也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了日军在不同地区的作战特点和弱点,为日后的战斗做好充分准备。
在积极应对日军威胁的同时,林宇也没有忽视根据地的内部建设。他深知,只有稳固的后方,才能为前线的战斗提供坚实的支持。
在经济方面,除了大力发展兵工厂外,他还推动了农业和其他工业的协同发展。在农业上,继续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开垦更多的荒地,增加粮食产量。同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种植经济作物,如棉花、茶叶等,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在工业领域,除了军事工业外,还发展了一些民用工业,如纺织厂、食品加工厂等,满足根据地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在民生方面,加大了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在各个村庄和城镇,新建了更多的学校,聘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