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军队分为多个战略集团,从不同方向对“炎龙独立军”形成包围之势。胡宗南率领的第一战区部队,作为国民党的嫡系精锐力量,被调往陕西、山西一带,在黄河沿线和秦岭山脉构筑起坚固的防线。这支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下辖多个整编师,其中不乏装备美械的王牌部队。他们依托有利地形,修建了大量的碉堡、战壕和防御工事,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防御体系,旨在阻止“炎龙独立军”向北发展,切断其与北方可能的支援力量的联系。
汤恩伯所部被部署在河南、安徽地区,负责对“炎龙独立军”的侧翼进行监视和攻击。汤恩伯的部队以机动作战能力强而著称,拥有大量的机动车辆和炮兵部队。他们在主要交通要道和战略要点设置了据点,形成了一个相互呼应的防御网络。一旦战事爆发,汤恩伯的部队能够迅速向各个方向机动,对“炎龙独立军”实施迂回包抄,配合其他部队进行围歼。
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部队则在湖北、湖南一线集结。桂系军队向来以善战和团结著称,具有独特的军事风格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他们利用当地复杂的地形条件,构筑了坚固的防线,并积极开展军事训练,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桂系与国民党中央军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分歧,但在对付“炎龙独立军”这一问题上,暂时达成了共识。他们希望通过此次军事行动,既能削弱“炎龙独立军”的势力,又能借机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影响力。
在武器装备方面,国民党军队呈现出多样化和不均衡的特点。
步兵轻武器方面,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步枪是中正式步枪,仿自德国毛瑟 1924 式步枪。该枪口径 7.92 毫米,枪身全长 1.1 米,有效射程 800 米,具有精度较高、威力较大的优点。然而,由于国内兵工厂的生产能力和原材料供应的限制,中正式步枪的产量无法满足全部军队的需求,部分部队仍然装备着老旧的汉阳造步枪。汉阳造步枪仿造德国 1888 式委员会步枪,虽然设计相对落后,但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维护,在中国军队中装备时间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有效射程 400 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