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96章 声东击西

第96章 声东击西

量就越好。”

“促进漆酚氧化的介质是水,其次,自由基引发漆酚分子间的交联反应,形成长链聚合,继而构建三维网络结构……加热可以加速反应过程……”

“所以,只要保证足够的湿度,适当的温度,就可以将漆膜的固化过程快速缩短。_k?a.n?s_h`u,p¨u\.*c~o·m¨”

陈怀芝听懂了,但不理解:“但我之前见过的,从来都是自然阴干,而且温度绝不超过三十度”

林思成顿了一下:“漆没调好!”

也就是不怎么赶,不然林思成能把这个过程缩短到一小时左右。

说专业点:没掌握好漆酶与胶质蛋白分子的结构平衡,更或是掌握了,但调漆的人自己并不知道,或是不太自信。

所谓技术不够,就只能拿时间来凑。

陈怀芝恍然大悟:他用玻璃棒扯起漆线的时候,自己不是还惊讶吗:大半的陶瓷学教授都调不好这么好……

看她睁着眼睛发呆,林思成捞起毛巾擦了擦手:“走了,先去吃饭!”

“不需要盯着”

“不用,裂了大不了重粘!”

回了一句,林思成看了看表:“冯师姐,你先值班,我半个小时就好……几位也下班吧。”

冯琳点点头:电窑开着,肯定要留人,不然着火都没人知道。

听到下班,一博一硕,两个应届生才如梦初醒。

林思成刚说的这些,都是本科时书本上的知识,只不过陈怀芝没记住。当然,他们更没记住。

教授们当然也知道。

但理论是一回事,实际操作又是一回事,那些陶瓷教授之所以不用,就是林思成所说的:漆没调好。

可见,林思成对大漆工艺的理解,以及熟练度

至少他们也能看出来:林思成那漆泥,调的是真好。

几人暗暗惊叹,相继下楼。相互之间也没约,都是各吃各的。

但等林思成和陈怀芝回来后,四个人整整齐齐的坐在实验台底下。

林思成怔了怔,又开了句玩笑:“别急,还得好几个小时!”

“哈哈”

底下传来几声低笑。

稍后,仅剩的那位女硕士举了举手:“师弟,这份计划报告,真是你单独做的”

林思成抬起头:“为什么会这样问”

卫虹不吱声了:因为这话朱博士说的,就来应聘骨干研究员的那位朱博士。

之前几人讨论计划书,朱博士提到:他来应聘之前,王教授的相关学术报告、论文他全都研究过,与计划书中的技术思路、技术模块、关键技术应用、以及应用前景,区别都很大。

朱博士说这些话的同时,隐约还透着些推崇。

当时卫虹就想:技术思路与模块不可能说变就变,那说明这份计划绝非出自王教授之手,至少不是他主导。

也绝对不可能是找的枪:因为技术思路这东西根本没办法抄,更遑论应用到实验当中。

而这么大的项目,资金动辄上百万,学校和王教授也绝不可能拿来给谁谁谁的子弟当垫脚石。所以负责项目实验的,肯定是最初设计研究方向,构思技术的那位。

继而,就只剩一个可能:这份计划书,就是林思成做的……朱博士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卫虹现在问,也绝非质疑,而是慌。而且是慌到爆,到了不得不问的程度:因为捋了整整一上午,她还没把思路理清。

五个人,就三个技术岗位:朱博士自不用说,陈怀芝已经体现了她本身的价值,如今就剩她一个。如果成了唯一那个拖后腿的,脸往哪里放

看女硕士期期艾艾,林思成瞬间猜了个七七八八,又暗暗的赞了一声:朱博士的眼睛挺毒,这位的心态转变的也很快。

换成他,至少也得再怀疑个两三天。

也罢,趁早讲清楚,趁早开工。

他笑了笑,拿起计划报告:

“因为担心投标过程中出现‘技术外泄’之类的意外,所以计划书做的相对粗糙。但今天是关起门来说,也正好有点时间,那我就讲细一点……先说好,没加班工资昂……”

几个人又笑了起来。

陈怀芝见状,麻溜的坐了过去,还拿起笔翻开了笔记本。

两个本科生一看,有样学样。

林思成也跟着笑:“再说一点,有些话,出了这个门我是不认的……因为按照我的思路,这次的项目研究到最后阶段,很可能会和西方历史研究机构打嘴仗……

就第一个:既半坡遗址出土铜器合金成份研究……说是成份研究,其实是工艺复原,目的就一个:世界冶铜工艺起源于中国……

如果这个研究不通,那至少也要证明:中国是独立起源,而非如今世界普遍认为的:中国冶铜技术来源于西亚……”

顿然,台下的几位哪还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