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要是不同意,怎么办”
“不可能!”王齐志断然摇头,“领导又不是傻子”“我说的不是项目,我说的是人……”商妍有点担心,“比如我,比如林教授!”顶多三个指导老师的名额,全被王齐志指定了,学校会不会有意见再者,论能力她确实挺强,但要论资历,她在院里还真排不上号。°鸿?特?小,说?网,?± §更@?/新=?~最?¤快_最关键的是,林教授都退体了……“杞人忧天!”王齐志“呵”的一声:“当我是吃素的,还是当林思成是泥捏的信不信我带着林思成辞职”商妍猛的愣住:对啊之前林思成修复景泰蓝的时候,自己都还想:就凭林思成这手艺,哪里去不了再加上青瓷呢北大大门常打开,你会喜欢这里……领导敢出妖蛾子,王齐志真敢走!商妍心里顿然一松。就在隔壁栋的教研楼,三分钟就到。推开会议室的门,人坐的满满当当:校长、书记、副校长、院长,副院长、团委书记……林林总总十多位,校、院两级领导几乎到齐了。照惯例打了一圈的招呼,王齐志先取出大罐,又打开投影和录像。商妍上台,同步讲解。整整两个多小时,会议室里鸦雀无声。但领导们脸上的表情却格外精彩:震惊、愕然、不可思议,以及不敢置信。这是……林长青那个草包孙子这是北大、复旦都不敢涉及的“无痕分层修复” 还是雕胎,甚至是榫卯结构修复……这技术除了故宫和文研院,就没第三家懂。会用,且会教的,就故宫一家。也别说学校有没有教过,就问商妍,就问学校的那些瓷器教授,他们有没有学过直到商妍讲完,投影关闭,领导们都没回过神来。双眼盯着大罐,脑海中回荡着商妍最后那一句:经王教授的不懈努力,以文研院(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历代青瓷修复技术为核心,经团队大力协助,林思成完美修复明成化御窑青龙纹天字罐……王齐志能弄来文研院的核心技术资料,他们当然信。但剩下的,他们一个字都不信。原因很简单:王齐志到学校才几天别说一个月,也别说林思成。就把资料给商妍,给她十年,她能不能研究明白但问题是,录像记录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直是林思成主导……哦不,几乎九成以上的技术性工序,全是由他完成。包括商妍,也只是从第四天开始,才做了一些辅助性的协助。其它的博士、硕士,全程都是基本辅助。雕胎没怎么接触过,领导们确实不太懂,但剩下的他们至少会看:补绘时的双勾填色,勾靳纹饰时的“一笔龙”技法,喧染青时的“青五水”,这些全是只存在于古籍中的绝技。哦不,故宫也会,但只限故宫……但这些,全是林思成独立完成,全程录像就摆在这里,这个还能做得了假王齐志也说的更清楚:全程一百零一个小时,一镜到底,一帧未剪,领导如果想看,他现在就放。更有甚者,全程补了五天,林思成就做了五天的实践性教学,上台就讲,基本没停过。先不说技术层面,就这条理,这逻辑性,这讲授水平,比学校好多教授还要高。因为好几位金属系、乃至考古系出身的领导,竟然都能听懂好多,甚至能理解。这就离了个大谱:这教学水平,得有多高不夸张,如果闭上眼睛,他们还以为是从省博,或是更权威的研究机构请到学校来上课的大牛。正觉得不可思议,校长端起茶杯,慢条斯理的喝了一口:“王书记,你们实验室上次递上来的那个报告,就那个铜起源,是你和谁设计来的”王齐志怔了怔:“校长,是我和林思成!”“就说嘛,我也记得好像是林思成!”校长放下茶杯,念叨了一句,“但一个铜,一个瓷,他这学科跨的有点大啊”领导们又愣住了:什么铜起源,我们怎么不知道就副校长,文保系院长默不作声:这个项目要准备和中科院的王昌遂教授团队打擂台的,当然得保密。正暗暗转念,校长的话峰突地一转:“我同意了!”啊其他人面面相觑。前一句还是“跨的有点大”,都还以为校长肯定要求证几句,突然就来了个“我同意了”同意什么了随后,他们就知道。“东西既然都补好了,那你肯定有了大概计划,一应经费、设备、场地、物料、标本、以及人员配备,肯定心里有数……这样,你现在就讲,正好人都在,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