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138章 万一不行,就自己来!

第138章 万一不行,就自己来!

水!”林思成又拿起只有食指粗细的卷轴:“两头封盖,再以蜂腊并朱砂合泥,封住缝隙:一为防水,二为防腐,三为防氧:即使卷轴内部形成无氧的真空状态……”

拔开两头的盖帽,林思成把文书摊开:“婺州(今金华)竹纸,防蠹处理以防腐,再刷矾胶:抗水、防氧、防腐、防蛀……

以及特质的松烟墨:一斤松烟一两胶,一两甘松霍香调……同样:抗水、防氧、防腐、防蛀……”

放下文书,林思成又从箱子中拿出一支约摸胳膊粗的木匣:“木材为香樟,置文书于其中,而后漆封……”

顿了一下,他又环指一圈:“当初盗墓份子下坑后,这些南宋文书全部泡在水里……所以,失传的漆封、蜡封、囊封技术,以及代表南宋最高的造纸并制墨工艺。”

而后,林思成将三样文书一一摊开:

“录身告白七份:记录嘉定年间,徐谓礼从承务郎(从九品)、修直郎(正九品),从事郎(从八品)、通直郎(正八品)、州通判(从七品)、大理寺评事(正七品),再到知信州(从六品)……”

“敕黄五副:权知建昌军、蠲免信州旱灾田赋、及治水有功,特赐绯鱼袋……”

“印纸二十五则,这个最重要:包括赋税完成、狱讼公正、农桑劝课、人口增长、边防稳固……

等于从嘉定到淳佑四十余年间,南宋的政、军、民、赋、司法、农业、水利,乃至职官制度、政务运作、民生风貌记录的清清楚楚……”

林思成直起腰,呼了一口气:“但不用鉴,就如马远的那两幅画,咋鉴咋假。也不用怀疑,东西真的不能再真……

最关键在于,大半的内容,都与之前的史学研究大相径庭,乃至背道而驰……”

王齐志瞳孔微缩,手指止不住的晃了一下:考古,研究历史的意义是什么?

填补文献空白、延长文明轴线、纠正历史误读。再之后,才是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所以林思成才着重强调,最后的那二十五份录白印纸最重要。

更关键在于,他说的最后那一句:大半的内容,都与之前的史学研究大相径庭,乃至背道而驰……

所以,这些文书如果是真的,史学界的锅都要炸了好不好?

那么多的论文,那么多的结论,那么多的研究成果统统作废。涉及到多少人的是不是应该是“荣誉”、声舆,乃至身份、地位……

王齐志也算见多识广,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点什么的好。

关兴民和郝钧早就麻了,就从林思成摊开三份文书,说了一句“南宋文书”之后,剩下的压根就没听。

常言,一页宋版一两金。这不是比喻,而是写实,甚至于写少了:哪怕是最普通的佛经,只要证实是宋版,交易金额就没下过千万。

如果不是刻本,而是抄本,甚至于官职文书呢?

乃至于,敕黄。

何谓敕?圣令。再看桌上这一份:开头,敕门下……结尾,奉敕如右,牒到奉行……黄纸书写,加盖御宝……这是圣旨!

清代的圣旨留存的才几封?

而他们的脚底下,却摆着三大箱……

关兴民和郝钧已不知道怎么估。

甚至于,感觉南宋皇帝的拔火罐,用科学都讲不明白的大明皇帝的犀角杯,也就那么回事。

一时间,像是按了暂停键,不大的办公室,大大小小六位,却安静的像是按了暂停键。

十只眼睛冒着光,定在了林思成的脸上。

林思成慢条斯理,一本正经的撒谎:“那天买了画,我总觉得不大对:画工怎么看怎么真,其它的却怎么鉴怎么假?

之后,我想着老太太见多识广,活得也够久,说不定就知道一点,然后给赵修能打了个电话……

然后,赵修能建议我去杭州:毕竟马远马麟、戴进都是杭州人。而且他那边就有朋友,说是非常资深,说不定就能问到点什么……”

资深的盗墓贼是吧?

王齐志暗暗腹诽,瞄了他一眼。

林思成当没看见,继续讲:“但去了后,对方很谨慎,我报了赵修能和老太太的字号,对方却说我找错了地方?我想着来都来了,总不能白跑一趟,就在他店里转了转。没想,好东西还不少?”

是不少。

要是少了,你能带回来这几大箱?

几人面面相觑,个顶个的古怪。

王齐志又叹了一口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