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173章 该干的不该干的,全让他干完了

第173章 该干的不该干的,全让他干完了

配了一个小组,去找墓了?

不是……警察找墓,陈朋你也能想的出来?

但他就是这样安排了……

也是根据这个林思成的推测,陈朋怀疑:盗掘团伙的主动活动区域,应该在韦曲镇一带。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陈朋有意识的防范内部人员……

但是,仅仅只是一点点猜测,关键的是这个林思成,好像就没听说过。陈朋是怎么做到这个林思成敢说,他就敢信的?

不夸张,这要不是案后报告,而是一份侦察计划,厅长已经开始骂人了……

他愈发好奇,继续往下看,眼睛越睁越大,越睁越大。

就是这个林思成,带着陈朋给他配的几个门外汉,硬是把墓的范围缩小到了韦曲镇一带。

同时,他给公安部门,准确的是给陈朋,提供了完整的调查方向和侦察思路。包括盗掘团伙的组织模式、主要构成、资金来源、销赃链条……等等等等

一如之前,陈朋深信不疑,就地调整,连夜修改侦查计划。

更怪的是,李春南竟然批了?

厅长都不知道该说点什么的好,抬起头,瞅了瞅李春南。

李春南示意了一下,意思是让他往下看。

厅长吐了口气,继续往下翻。

因为内鬼的原因,调查虽然有进展,但极其缓慢,又是林思成建议,微调侦察思路:先不找人,也不找墓,找文物。

然后,最精彩的部分来了:林思成带着两个便衣,三入虎穴。

目的很明确,就他给陈朋提的方向:找文物。

第一次找了一块铜境,把墓葬位置从十几平方公里的韦曲镇,缩小到了数平方公里的两个村之间。

第二次,还是为了找文物……最精彩,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这一次。

买了一顶银冠,又买了一方长史印……就是凭这两件文物,林思成确定,这就是盗掘张安世的那一伙。

你可以说是运气,也可以说他误打误撞,但他就是撞进了贼巢。

甚至于墓的影子都还没摸到,他却先一步抓住了盗掘团伙的尾巴。

就像是突然间,一道无形的手从天而降,拔开了数千米厚的铅云,从天上降下了一道光。

让愁的头发大把大把掉的陈朋和李春南,突然就看到了希望。

但如果让李春南和陈朋扪心自问:

如果没有第一次的籍册和玉温明,没有第二次的唐代凤纹镜,怎么可能让范强深信不疑:这位开着绍兴牌照的车,自称来自浙省,又姓浙的浙老板,就是来自外地,且极有钱的文物犯子?

之后,才带他去了农家园。

所以,哪有什么运气,不过是必然。

也因此,才有了“假浙老板略施手段,真盗墓贼奉若神明”的经典桥段。

然后自然而然,却又神妙无比的,把于大海都给吊了出来……

报告中只是一笔带过,但厅长能够想像:这个林思成得专业到什么程度,得多像文物贩子和盗墓贼,才能让于大海这种油滑似鬼,奸诈狠毒的老江湖露出头?

甚至于,团伙都被缴了个干净,于大海还发短信给林思成解释:农家园的手下之所以被一锅端,只是一点小意外。他手下还有人,和“浙老板”的合作肯定能继续……

然后再往下翻:还是这个林思成,为了让中建停工,连找四座大墓。一座元代官员家族式墓葬,三座明代郡王墓……

但什么时候,西京的王墓开始一座挨着一座的出现了?

厅长已经无力震惊。

翻到了最后一页,瞄了几眼,厅长的眼睛又往外一突:中建分局总工、总经理涉案,且已到案。

末尾,用铅笔写了一行:昨天晚上与中建郑总到西安饭庄商谈,偶遇林思成与王齐志。随后,王启文,陈涛投案自首……

这个到最后肯定是要擦掉的,也写的不明不白,但厅长能想像出前后经过:中建的郑总半步不退,直到吃完饭,突然遇到林思成和王齐志……

等于这口天大的黑锅,被李春南给甩出去了一半……不,一大半。

打个比方,如果上面如果来问责,厅长完全可以拿着报告:领导你看,中管单位,不是我们不想查,而是阻力太大。

啥,中建不承认?

你的人收了盗墓贼的钱,还收了文物,总归是真的吧?

暗暗思忖,厅长又翻到第一页,重新看了一遍。看完后,沉默了好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