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有点大大……
道士收起了画卷,又展开第二幅:同样是绢本设色,一位高士身穿道衣,乘于槎舟之上,行与天海之间。仔细再看,无论是构图、线条、氛围、意境,都要比之前那幅更强一些。同样,没有印,就只有一句题词:雍正十年,甘肃兰州府樊正则仿!林思成大致一瞅,又笑了笑:“道长,还是八十万”纵是老道脸皮极厚,嘴角也忍不住抽了抽。他想了好一阵,伸出了两根手指:“二十万!”林思成摇了摇头:“嗯,道长先卷好!”道士盯着他:“檀越觉的多少合适”“五万!”又是五万道士摇摇头,卷起了画轴。林思成也不在意,又让道士展开了第三幅。同样是绢本设色,古松之下,云海之畔,两个道士相对而座,一个悠然斜倚,一个正襟谦逊,两人之间摆着一樽仙气缭绕的葫芦。比之前两幅,构图更是严谨,线条更为细腻,景物更为生动。甚至于意境,也要比之前的两幅高上许多。还是同一位作者,除了题,还有跋: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下土难分别。之下又留了跋:贺长春真人寿,雍正十三年乙酉壬辰,弟子樊正敬上。大致看了看,郝钧恍然大悟。这四句词他有印象,是南宋全真教掌教丘处机所作的《无俗念》的下半阙。出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意喻高人不染纤尘,玉壶冰清。丘处机后隐居六盘山龙门洞(陕甘交界处),创龙门派。自元始,与龙虎山分庭抗礼,掌道教半壁江山。再看最底下那句,“贺长春真人寿”,应该是丘处机寿诞时,景道人的祖师所作。又瞅了一遍,郝钧抬起头:“景道长出自龙门派”“正是!”景道士打了个稽首,“师祖为龙门派第十代宗师,于栖云山(甘肃)潜修,创自在门……”自在门,没听过郝钧不置可否,又看了看林思成:“这一幅怎么样”“还行!”林思成微微一点头,心中却说不出的古怪。三幅都是仿作,要说构图,笔力,设色,乃至意境,离名家还有些差距,也就居于中上的水平。关键的是,里面画的人物:前一幅,也就是那幅《高人乘槎图》,仿的是《胤禛行乐图册乘槎成仙》。画里面乘着槎舟行于海上的那个道士,就是雍正。后一幅,仿的则是《胤禛行乐图册道装双圆一气图》。再看题词:贺长春真人寿,雍正十三年乙酉壬辰,弟子樊正敬上。这里的长春真人不是丘处机,而是雍正登基后赐给乾隆的道号。还有5年农历八月十三。恰恰好,这是乾隆的生日。所以,画里面斜倚的那个男道士,就是乾隆。关键的是,还是工笔设彩,这意味着什么这是两幅清代帝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