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225章 口音

第225章 口音

第225章 口音

春风徐徐,吹进纱窗。?比/奇.中!文?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衔泥的春燕一掠而过,玻璃上闪过两道剪影。

财务递来物料清单,王齐志双手接过来。

消解溶液、比色试剂、碳硅磨料,以及试纸、滤纸、埚锅、液管,并可能提供的设备与仪器。

林林总总两大张,每样多少费用,用一周实验室多少租金,列的清清楚楚。

大略一扫,王齐志半开玩笑:“两位领导,我们找的可是本地的瓷窑遗址,纯属给地方做贡献,怎么还带收费的?”

对面坐着两位市博的负责人,一正一副,笑着解释:“王教授,你们要的许多物料馆里平时基本不用,得实时采购。而馆里资金又有限,还得体谅一下”

王齐志笑了笑:“好,没问题!”

博物馆,清水衙门中的清水衙门,上级支持有限,王齐志当然理解。包括实验室按天收费,他也理解。

但有些话得提前问清楚。

就象耀州瓷,不过是考察学习青瓷工艺,结果阴差阳错,林思成最后竟然把茶叶末釉给弄了出来。

万一在运城也弄出点什么,不提前说好,到后面就可能扯皮。

王齐志笑了笑:“如果有了什么进展,更或是有了突破性的研究发现,这个怎么算?”

两位领导齐齐点头:“你们研究的,当然算你们的,我们绝不过问!”

那就好!

王齐志点点头,唰唰几笔签上了名字,又让助理跟着财务去刷卡。

几万块,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王齐志觉得,能用钱搞定的事情,基本不算事情

很快办完,王齐志下到二楼。

实验室不大,五六十个平方。仪器不是太全,也比较老旧,不过已经说好,如果这里的不合用,由市博负责联系。当然,要掏钱的

实在不行,就回西京。不过两百来公里,即便走国道,一天也能打个来回。

进去的时候,林思成正在敲键盘,叶安宁和资料员小刘守在印表机旁边。

“噼里啪啦”一顿敲,印表机开始吐纸,一张接着一张。

王齐志走了过来:“怎么样?”

“还行!”

林思成拿起资料:“老师你看,这是那几片细白瓷片,也就是疑似宋瓷的胎土构成:除硅、铝,还有铁、镁、钾、钠、锰、钙

以此推断,原始瓷土中除了常见的高龄石,蒙脱石、长石、石英等,应该还有角闪石和红帘石,因为颗粒很细,所以没有被过滤掉。所以,这应该是黄河流域中下游因泥沙冲积,形成的黄土高原特有的粉砂质黏土”

“这样一来,就能将瓷土出产地圈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南至永济,北至乡宁,且必须紧靠黄河数来数去,就那七八个县”

林思成拿起另一张:“老师你再看,这是那几块陶器和砂器残片。零点看书 更辛醉哙虽然杂质极大,但主要成分比例与细白瓷一模一样,表明都是出自同一局域。”

“区别是前者精选过滤,后者直接用原始瓷土烧成最关键的是,两种残片里,都有煤”

煤?

王齐志不明所以:“林思成,山西七成以上的县市,不都产煤?”

“老师,不还有百分之三十吗?”林思成笑了笑,“这百分之三十里的百分之七十,都集中黄河沿岸”

王齐志恍然大悟:等于林思成又把瓷土矿的范围缩小了好几倍?

“具体是哪?”

“永济,河津、乡宁,大抵跑不出这三县!”

林思成又取过一本《河东志》,“恰好,这三个地方都属吕梁山南麓,且靠黄河,而且既产瓷土也产煤更巧的是,永济和乡宁在古代都烧过好长时间的陶瓷特别是乡宁县,从唐代到民国,基本没断过”

王齐志怔了一下,很想竖个大拇指。

把那五筐瓷片拉回来到现在,满共不过五天。赵修能别说套那胖子的话,连根毛的信息都没问到。

赵大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