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引力的桎梏,进入了低轨道。这个时候,原本负责提供强大推力的七台“电弧高压涡轮推进器”完成了它们的使命,缓缓关闭。毕竟,在太空中,没有空气的输入,这些推进器已经无法产生足够的推力了。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无人机的飞行。剩下的两台“电能粒子喷射推进器”依然在稳定地工作着,它们所产生的功率在太空中显得游刃有余,轻松地推动着无人机继续前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约又飞行了 35 分钟,这批“战斗无人机”终于抵达了俄罗斯导航卫星的区域。
在这个空间里,它们不再需要发射导弹来攻击目标,因为直接使用新型子弹就足以将这些卫星瞬间击成粉碎。
或许会有人提出质疑:“你凭什么断言这些卫星的所属呢?”
实际上,这些关键信息都能在“国际电信联盟”的相关记录中查到,包括轨道高度以及卫星信号波段等。
据了解,俄罗斯总共拥有约185颗卫星,其中军事卫星的数量约为160颗,而在这些军事卫星里,处于远轨道的有35颗。这意味着,即便罗杰的无人机全力以赴,也最多只能摧毁其中的150颗卫星。
就在时间悄然步入凌晨将近两点之际,俄罗斯军方的卫星指挥中心内,原本平静的氛围被突然打破。
值班员们惊愕地发现,指挥室里的警报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而在那巨大的显示屏幕上,原本密密麻麻的卫星标点,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有条不紊地逐个消失。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遭遇了罕见的超级流星雨,还是遭到了敌对国家的蓄意攻击呢?
值班员们根本无暇去深思熟虑,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刻拨通长官的电话,向他们报告这一紧急情况。
没过多久,几位长官便气喘吁吁地赶到了指挥部。
然而,当他们定睛看向卫星控制显示屏幕时,却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屏幕上原本应该布满卫星标点的区域,如今只剩下稀稀拉拉的35颗卫星,孤独地在屏幕上闪烁着……
而那批攻击卫星的‘战斗无人机’,却悄然地返回了低轨道区域,开始按着既定程序,向地面履行着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