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浊流滚滚 > 第7章 张家堡百年沧桑 韩家庄孤女认娘

第7章 张家堡百年沧桑 韩家庄孤女认娘

送走玉芝,老太太也是思绪万千,回想着玉芝说的话,担心起这个世道来。′精×??武t小?说?.网/o [§?无+?错~??内?容£但她,更担心是在外边闯荡的两个孩子,不知道他们现在情况怎么样?在这信息闭塞的山里,等一封信也是很不容易。自己在家辛苦的支撑着老太爷留下这个家业,实在不易,苦也只有自己内心清楚。

这个家能发迹,还要从老太太的父亲说起。她的父亲姓李,当时人送他一个外号叫李半仙,他能掐会算,一辈子精明能干,家境兴旺,可就是没有儿子继承家业,只有一个女儿名叫秀云。

李半仙看中了一个能发家的长远生意,就是建一座油坊。这油坊可是千年家当,于是就选择在张家庄村东边山尖上,修一个城堡式的庄院取名李家堡,以防外侵。张家庄与李家堡处在一个山梁尖的分叉上,两庄对面相望,距离不足一里。

这个山尖城堡地势险要,两边被水冲成峭壁,中间鱼背形地。长约三百多米,中间最宽只有一百多米,上边是一片平整的土地,一边如同桥梁一样和大山梁连在一起,山尖前头是一面山坡,直通到泾河岸边。为了防贼和土匪,李半仙雇用劳力,在连接山梁的桥梁处,修起城墙。城墙上留有门洞,门洞外边也修了壕沟一丈多深,设有吊桥通行。梁头的坡边,也人为的修了十几米的高崖,四周略加修缮,也就自然形成高不可攀的山崖,把庄院孤零零放在这悬崖顶上。只要守住城墙出口的吊桥,外边人就无法进入,土匪来也是干瞪眼。只要一人守着城墙,别的人就会高枕无忧。

为建这个油坊,李半仙可谓费尽心思,老一辈在外边遇到杨树苗,听说其树木喜水,长的高大挺拔,就捎回几十棵幼苗,回来就栽在南沟的深沟底,距离小河水源较近的岸边,没想到,几十年过去,小树苗长成参天大白杨树,其中有一棵直径约有一米,高二十多米。李半仙看上这棵树想做油梁,真是前辈栽树,后辈乘凉,让后辈给用上了。但因树大无路,无法抬移,把树伐倒运回来成了难题。当年只想着栽在沟底能长成材,没想到成材后难住了后人。于是他就想着:用十头牛的皮子,合成六根长五十米的皮绳备用:一条锯条太短,让铁匠把两条锯条烧红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长锯条。一切准备好后。动员了青年劳力十人,下沟伐树。准备把它运回,把想象中的事,办成实事。

在伐这个树的时候,拉锯人发现,拉出锯末呈红色,并伴有红色的液体流出,他们认为;树已长成了神树,有了灵性,所以流出血来,砍伐不吉利。叫来李半仙观看,李半仙不以为然的说道:“什么神树?红色是木色显红色,距离水源近,树杆里的水份大,锯断后自然流出,带着木色而已,赶紧换着拉锯,赶天黑要锯倒。”干活的人,不再多说,埋头干了起来。

几人轮换着干,就想把树身尽快锯断,又不伤及树杆,由于树身直径太大,拉锯十分艰难,干了半天,进展缓慢,难以锯倒。李半仙就让人背着锅,拿着在家里女人们,擀好的面条,下沟给干活的人,下面条。他认为:吃了面条,干活有劲,因为庄稼人那个个都是面肚子。

面条煮好了,大家要吃饭了,揭开锅盖,却发现,面条里裹着一个小青蛙,大家唏嘘,吃不下去,李半仙上前观看。只见他用筷子,夹着青蛙,吃进嘴里,边嚼边说道:“是个面疙瘩 ,大惊小怪什么?”干活的人看后无语,看见掌柜的都吃青蛙了,留下面条,怎么能吃不下去,只好都吃了起来。

多半天的奋斗,树终于伐倒,人们把树枝杆全部去掉,留下一个十几米长的树身。

过了一月有余,树身上的水分流失的差不多了,李半仙便动员了三道梁上,三十多个壮汉,让他们分成三组绳,硬是把这个树身,从二十多米悬崖上拉滚了上来。他们用绳子,滚杠,一点点的把树杆拉滚了上原,装进专门为油坊修的,又深又高的窑洞里。

真是人多力量大,山里人敢于拼搏,巧取树木,把难于办到的事情,变成了现实。为此,李半仙像过大年似的,宰了几头羊,用盛大的宴席,招待出了力的壮汉们。

树拉回来了,油梁也装好了,可李半仙却病倒了,口鼻歪斜,伴有抽搐。

有人说是神树显灵了,有人说是吃青蛙中毒了,总之,闲话四起。实际上只有李半仙自己明白,是自己流着大汗,急着去沟里,来回跑招了冷风,引起了中风。

吃药医治无效,却愈来愈严重,李半仙和老伴商量着给自己女儿李秀云,招个上门女婿,来继承这个家业,当时李秀云已年方十五,正是婚嫁年龄。

当时李家的张管家三儿子张青山与秀云年龄相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