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浊流滚滚 > 第17章 大白天土匪出动 迎新人喜气洋洋

第17章 大白天土匪出动 迎新人喜气洋洋

信息。管事的经理长锁,把客人接进去,按照身份地位,安排坐好,招呼吃饭,不能冷落了客人而失了礼数。虽然是吃饭,坐在那里,可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坐错了,客人可是要怪罪的。那是当面提出,主家是要赔礼道歉的,长锁自然懂得,所以,必须安排到位。

按照乡俗,先天晚上安排好一切,玉芝被领到张家庄,最东边亲戚李仁家歇息。李仁家,那是老太太娘家的本家人,老太太在,就不可能断了关系,平常来往就很多。

凌晨,玉芝就被叫起,梳妆打扮齐整,等待接亲。山里人结婚图个吉利,早晨赶早。大清早,迎亲花轿就到了门口。实际上三道梁上的人很少用花轿,因为有沟相隔,女人小脚,沟路难行,娶亲隔沟,到另条梁上去,都是骑马或者骑驴而行。自己没马,就在财东家借马助阵,这样的喜事,谁有马都乐于借给助兴。这个花轿还是张国良娶第一个老婆时,专门打造了,张国良认为,花轿要比骑马上档次,更能体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也就成了三道梁上张家独有的东西,今天又用上了。花轿也特地装扮了一番,彰显华丽与富贵。

一阵炮声过后,就响起吹鼓手的唢呐声,玉芝被两个如花似玉的送亲女,扶着坐进花轿。前边唢呐开道,后边紧跟着大花轿,送女一行四人,都骑在马上,跟着花轿后边。随后就是抬着礼盒以及送亲的人群。李仁也显出一副主人的样子,招呼前后,忙得不亦乐乎。他的媳妇也是随着丈夫后边,不失女主人的身份。就连没有娶上媳妇的弟弟李义,也没闲下来,跟着一家,都去吃喜酒去,能给二老爷出力跑腿,他也是求之不得,他们甚至感到有无尚的荣光。还有老太太健在,他们可是她娘家的本家人,帮忙撑面子的事,就要做好。

三道梁上的规矩,新郎官新婚当天,只能在自家大门等候送亲的到来。张管家上前来吩咐轿夫道:“就这一点路程,时间还早,走慢点,让吹鼓手多吹一会,就能让村里人多看会热闹,这样的机会可不多。”轿夫得了令,便往前走三步,往后退两步,抬着轿子摇晃,有意的消磨时间,短短的街道,就是走不出去。看热闹的人们,在路两边站成了两排,叽叽喳喳说笑不停,在他们心里,这样吹吹打打娶回的媳妇,那才有身价。

一个大娘开腔了,问身边的另一个大娘:“这又不是李仁家嫁闺女,怎么还有花轿?送亲的?送礼盒的?这么多的人?又这么大排场?”

另一个大娘接话了:“那是李仁家找的送亲的,去的人白吃白喝一天,走时,每人还能带走八个肉夹馍。要不,你看那后跟着的人,各个笑不拢嘴,实在是乐坏了。”送亲的人,也都是李仁联络的,没有关系的人,想去都没门。所有东西,都是从张家那边拿来,做个样子给人看的,李仁家确实也没那么多的好看的东西。

大娘惊得长着嘴,半天说不出话,等了会才说:“娶个二婚就这样轻狂,要是娶个姑娘恐怕要闹到皇城去了。有钱人就是爱作,还不是钱烧的慌嘛。”山里人老传统观念很浓,认为姑娘家,就应该风风光光,二婚就掉了价,就被人瞧不起,就没有大操办的必要。

另一个大娘接着话:“你没钱烧你就别说了,你要有个姑娘,嫁给有钱人,你也去烧钱了。你如要有那机会,恐怕嫌钱烧的太少,显摆不了你是个有钱人。”他们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企图说服对方,实际上谁也说服不了谁,认知决定了一切。

两个人你一言,她一语的杠上了,很快也被热闹的唢呐声音给淹没了。她们谁也不明白,二老爷心里的真正用意。一串串鞭炮不时的在路边响起,把小孩子吓得急忙往母亲怀里躲。送亲队伍缓缓的向前行进,喜庆热闹的气氛,把整个村庄都给感染了。

花轿终于到了张家堡吊桥前,花轿落地,送女的也被扶下马,站在花轿旁边。打扮一新的新郎,上前揭开轿帘,新娘子被迎亲女搀扶着下了轿。为了不让新娘脚上沾土,张管家让人把装粮食用的口袋,铺成人行道,一直铺到大厅再铺到洞房门口。

吹鼓手在前边卖力的吹着唢呐迎着新人,新郎前边走着,新娘子被红盖头遮着,看不到容颜,两个迎亲女搀扶着,跟在新郎后边,送女一行跟在后边。吹吹打打,一直送到大门口。

新娘在大厅门口被张管家叫停,又让一个人,举着火把围绕新娘左三圈,右三圈,驱赶邪气后方可入门。新娘进门,来客在院子里、大厅周围站着看着热闹。新人进了大门,只见前边摆了一张桌子,上边有着张家前辈的灵位,张国良上前插了三根香,然后新郎新娘跪到桌前边,只听张管家高声呐喊道:“一拜天地拜祖先,保得岁岁能平安”。庄稼人认为,后辈能有今天,那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