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守好就行了,剿匪不仅是要消耗子弹,那还是要搭配人命,这些动辄都是要出钱的,没人掏钱,让我掏腰包,我可没那么傻,你也别给我整个傻事出来。”他只想保全自己,保住县长的位子。
真是: 县长诡计真是多, 压榨乡民不放过。
谁要生存就交钱,苛捐杂税由我说。
难怪老百姓,都私下的骂道:这年头,保安团和土匪没什么两样,区别只不过是:一个明要,一个暗抢。不管怎么说,县城还是国民党管治的天下,各种商铺饭店,只要出钱,还能开门营业,许多商人,还靠着它,维持生计。也有人靠着它,作着发财梦。经济流通不得不靠它,统治者也要靠它的运转,收取更多的钱,所以门路不会被堵死。
志远和金珠转身朝街道走去,转过街道的另一个拐角,看见挂着许多灯笼,街道也亮了许多,金珠好奇的问:“志远哥,那边怎么那么多的灯笼?那么亮堂,我们去看看吧。”
志远却拉着她说道:“算了,那里没什么好看的,咱们到别处转转。” 志远不让金珠去看。
“为什么?别处都黑洞洞的,只有这里亮堂,肯定好看,咱们去看看又何妨?”金珠的好奇心重,偏要去看看,说着往前跑去,志远拉也拉不住她。
跑到街对面,远远就看见门口,挂着一个大牌匾,上边写着三个字《怡香院》,门口几个穿着旗袍,打扮妖艳的女子,在招呼着来客,眼看着,就知道不是什么正当的营生。
金珠明白了,这不是被乡下人,都传说的窑子吗?难怪志远哥不愿让她看,她感到害羞的低下头,想快速离开。耳朵里却传来窑姐的声音:“张队长来了,里边请。”她猛然想到自己的未婚夫张魁,也不是在当队长吗?她想回头看看,却被志远拉着跑了,志远边跑边说:“一个大姑娘家,站在这里,让人看见,就会笑掉大牙的,快跑。”
其实,金珠定的娃娃亲,长这么大,金珠并没见过张魁,也不认识。可志远却是认识的。因为九先生在县城来,多次暗里看过张魁,志远都是跟着的。定了娃娃亲,九先生早早就惦记着,看这个未来的女婿,长的怎么样,有无出息?他也是心里怕,女儿以后靠他靠不住,她得替女儿把关。多次观察后,他心放在肚子里了,身体,长相都让他很满意。进了保安队,社会经历会更丰富,把女儿嫁给他,也就没什么担心的。\2.c¢y,x~s?w-.?n¨e-t/
志远拉着金珠跑,就是因为,他已远远的认出了张魁,又听见窑姐的声音,怕金珠记着这个人的模样,以后认出了怎么办,未生活在一起,就起了矛盾,以后怎么过活,所以,让金珠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本来兴致勃勃出来看夜景,到这里就有点扫兴,没了心情。
跑出一段距离后,志远又说道:“我们逛得时间也差不多了,戏快开了,我们赶紧去看秦腔戏吧。”金珠听了,高兴的拍手叫好,两人来到了戏园子。戏园子里早已人满,志远赶紧买了票,进去站在在一个拐角边,虽然有点斜,却能清楚看到一切,他们去的正是时候,没有多久,戏就开演了。金珠以前在乡里看得都是皮影戏,今天见到真人演出,特别高兴。
志远给金珠解释道:“演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讲的是祝英台女扮男装去上学,和梁山伯之间发生的故事。”金珠根本不知道梁山伯,更不了解祝英台,可她却认真的看了起来,她被戏曲里人物的感情给感染了。
戏终于看完了,志远和金珠走到回客栈的路上,金珠问志远:“志远哥,你是不是常看戏,你看是梁山伯好?还是祝英台好?”
志远被问的犹豫了一会,随口说道:“我也很少看戏,了解的不多,我看两个人都好,都不好。”志远说了自己的看法。
“你这说的,跟没说一样,我看祝英台好,心多细,你看哪个梁山伯,笨的像头牛,怎么就不开窍?给他怎么说,他就是不明白,真急人。不过,最后双双变成蝴蝶,最终还是在一起,随了自己的心,自由自在的飞走了。”金珠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其实,那个祝英台,也太能装了,直接说明白,不就什么事都没了,打着哑谜让猜,结果阴差阳错,成了悲剧,活着没能在一起,真遗憾。化蝶成双,成为神仙伴侣,不过是作者给她们俩,一个美好愿望而已。”志远说着自己观点,他还真不相信,人死了,怎能变成蝴蝶,就是变成蝴蝶,又有什么意义呢?
“你们男人各个都笨,那是什么地方,敢说明白吗?自己都不去想,等到明白,就迟后了,也就后悔莫及了。”金珠坚持着自己的说法。
“好,好,好,就你们女人聪明,男人各个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