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写字不好看,更何况这人时代还是繁体字,所以之前一直进展不佳。
如今有了逆天的悟性后,实力便得到了突飞猛进。
也算是厚积薄发了。
2小时后。
赵刚带着满脸震惊地离开了团部,下去安排‘扫盲班’的工作。
因为他发现李云龙已经不用自己教了。
这天赋简直逆天了!
李云龙似乎并没有吹牛,只要他认定的事便一定能够成功。
简直就是勤奋的天才啊!
赵刚心中感慨。
李云龙看完‘论持久战’后,心中对全国的局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同时也理解大老縂的观点。
华夏军事力量不足,人心不齐……等因素。
不过也有在本土作战,百姓支援……等优势。
而日寇虽然占领了不少领地,但兵力不足,资源缺乏……等问题,在此消彼长之下,双方的力量将会逐渐发生变化。
从而获取得最终的胜利。
只是那样的代价可不小啊!
李云龙心中的感慨。
而造成这样的原因,那便是我方军事力量不足。
虽然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但是若我军的武器装备力量得到提升,那么,这胜利所需付出的代价便会小很多。′k!a-n!s`h′u^c_h¢i,./c+o\m¢
所以,必须提升我军的武器装备力量。
当下,我军的武器装备来源主要靠缴获,国府友军的支援,以及我军边区造兵工厂的生产。
由于国府常凯申错误的决策,导致我军再也得不到武器弹药的支援。
战斗缴获?很多时候下都是入不敷出。
至于边区造兵工厂的生产,由于资源被封锁,技术不足,设备落后破旧等原因,生产的武器弹药根本不够我军开支。
枪械很多时候都是做维修,生产枪械的数量很少。
弹药也是以复装火药为主,并且大多数都是填装黑火药。
至于炮弹?
那生产的数量还不够打一场大点的战役。
这也是为何我军会有3枪8路的称号。
实在是穷的无奈之举。
一轮或者几轮射击过后不得不发起冲锋进行白刃战。
李云龙思索一遍后,决定从基础上解决我军当前所需。
第一便是火药。
消耗最大的便是火药。
黑火药带来的弊端李云龙是亲身体验过的。
黑火药的子弹不但射程短,威力不足,而且还极容易暴露枪手的位置等问题。
若是能够研制出生产无烟火药,那将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我军的整体实力。
李云龙对于我军的发展历史也是有所了解。
知道当初我靠着边区的条件在1941年便研制出无烟火药。
而研制出的方式便是利用陶瓷缸,石磨,擀面杖等工具完成的制造。
大致的流程,李云龙也有所了解,不过想要完成研制,那便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只是团部没有这方面的书籍。
哪怕他悟性再逆天也需要学习才能够有所成就。
想到这。
李云龙不由想到后勤部长的张万和。
无论是关于武器弹药的书籍,还是研制等方面的资源都属他最有话语权。
毕竟部队缴获的这些物资都会流向后勤部管理。
随即对一旁的虎子吩咐道:“虎子,找出上次缴获的佐官刀,另外准备一下,我们去一趟后勤部。”
“是!”虎子应声后立即下去准备。
片刻后。
虎子手中拿着一把佐官刀回到了团部,敬礼汇报:“团长,已经准备好了。”
“嗯,”李云龙站了起来,边向外走去边交代其他同志,告知钟志成和赵刚自己前往后勤部。
“是!”
紧接着。
李云龙和警卫员虎子骑马离开团部根据地。
……
后勤部驻地。
李云龙经过赶路终于在次日便抵达了后勤部,然后直接向张万和的办公室走去。
这让他不由感慨这缴获的军马比他们的军马品种好上不少,行军速度也得到了提升。
正在处理后勤事宜的张万和在看到李云龙过来时,脸色不由一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