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松义雄站在台上,滔滔不绝,一场极具煽动性的演讲,竟真的让第一大队的全体士兵热血上头。′s′y?w?b+o~o!k..,c,o*m_
他们眼神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纷纷拒绝撤退,坚决要为井关隆昌师团长阁下复仇!为之前的失利讨回公道!
可实际上,这次所谓的追击复仇,不过是岩松义雄精心策划的一场“政治秀”。
他心里门儿清,真要追上独立团,那可就麻烦大了。那独立团凶名在外,师团长、旅团长都折在了他们手上,自己要是真的追上了,到底打不打?真要是打起来了,哪有胜算?
所以,在安排追击队伍出发时,岩松义雄有意不让他们携带重武器,只让士兵们带上几挺歪把子机枪、几具掷弹筒,以及仅够维持一天行程的口粮,便匆匆让他们踏上了所谓的“复仇之路”。
岩松义雄算盘打得叮当响,想着让部队出去晃悠一圈,只要没找到独立团,就“一脸沮丧”地回来。
到时候,在筱冢义男面前“真诚”地请罪,再添油加醋、“义愤填膺”地描述一番,说不定旅团长甚至师团长的位子就离自己不远了。
他不仅自己这么打算,对先行出发的第一中队,也是这般千叮咛万嘱咐。
这个隶属于第36师团第二旅团第二联队第三大队的第一中队,可大有来头,值得好好说道说道。
岩松义雄此前遭到井关隆昌的打压,那些曾经投靠岩松家族的人也跟着倒霉。
原本担任联队长、大队长、中队长以及旅团参谋等要职的,统统被降职,沦为普通士兵。
但这些人即便成了普通一兵,军衔依旧高得惊人,全是佐官和尉官。而且,他们个个出身不凡,都是日本国内大大小小家族的子侄。
说白了,这个中队,不仅是全员军官的特殊存在,更是个不折不扣的“贵族中队”。
他们的中队长是大名鼎鼎的岩松毅九郎,虽说只是岩松家族的旁系子弟,可在日军体系里,却被视作唯一能承接岩松义雄衣钵之人。?y¢a¨n~h.u,a¨l^u?o..`c\o-m+
然而,这帮“少爷兵”,在政治场上或许能长袖善舞,一个顶十个,可真到了打仗的时候,还是算了吧!那就完全是另一副模样了。
这不,“追击”行动才刚开始没多久,他们就状况百出。没走出多远,队伍就偏离了原定路线,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还公然指出岩松毅九郎的错误,大声叫嚷着:“追错路了,不是这条道!”他们心里清楚,这要是记上一功,往后可都是实打实的政治资本。
岩松毅九郎听着这些质疑声,气得额头青筋首跳,在心里怒骂:“八嘎,竟敢在我面前刷政治资本!”
就这样一路磕磕绊绊,这支队伍终于“追击”到一处山坳。
这山坳看上去倒像是个风水宝地,地上长满了厚厚的稻草,踩上去软绵绵的,就像铺了一层厚实的床垫;西周的地势又能遮风挡寒,仿佛一座天然的温暖房屋。
“追击”了这么久,士兵们早就疲惫不堪,于是众人便“勉为其难”地决定,就在这儿好好休息一下。
然而,世间之事,总是充满变数,令人难以捉摸。
咱们把目光转回到悠哉悠哉的李云龙、赵刚和小七这一行人身上。
当他们得知小鬼子展开追击的消息后,李云龙瞬间来了精神,心中那股战斗的热血首往上涌,恨不能立刻就给追击的小鬼子来个迎头痛击,杀杀他们的嚣张气焰。
可他冷静下来,看了看身边的兵力,警卫连有60人,侦察连20人,虽说这80人都是从部队里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中的精锐,个个身手不凡、作战经验丰富。
但再瞧瞧他们手中的武器装备,清一色人手两只镜面匣子。
这镜面匣子在近战和夜战中,那绝对是大杀器,火力凶猛,行动便捷,能发挥出巨大的优势。/珊¢叶/屋- ~免\沸_跃/毒/
可如今面临的是打阻击任务,这镜面匣子的短板就暴露无遗了。
除了赵铁柱肩上扛着的那挺歪把子机枪,以及赵政委警卫员小王背上背着的那把三八大盖儿,整个队伍里他娘的竟然找不出其他能打远程的枪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凭这点装备去正面阻击小鬼子,那无疑是以卵击石。
李云龙心里盘算了一番,暗自思忖:“算了,咱老李这次也偷个懒。”
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定把这棘手的事儿交给二营长刘平安来解决。
李云龙一边迅速下达命令,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