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和孔捷从指挥部里出来,一眼就瞧见赵刚手中的温彻斯特M1897泵动式霰弹枪,两人脸上瞬间泛起惊喜之色,赶忙快走两步迎上前去。!咸?鱼~墈+书^蛧~ ?耕!欣^嶵¨全*
赵刚给二人每人递了一支,便开始介绍起来:“由于钢材和设备方面存在限制,机针、枪管以及膛线要实现大量生产,难度着实不小。所以在当前无法制造步枪的情况下,我们仿制了霰弹枪。它看着有点像鸟铳,但火力可不是鸟铳能比的。要不,咱们去靶场试试?”
李云龙听闻不是步枪,心里多少有些失望,不过当听到比鸟铳火力猛时,嘴角又不自觉地翘了起来。他一边摆弄着霰弹枪,一边爽朗地回应:“走,赶紧去试试。不管咋说,这好歹也是枪,总比弓弩强吧?”
赵刚没有出声反驳,毕竟霰弹枪的有效射程确实比不上神臂弩。
在前往靶场的路上,赵刚详细地给李云龙和孔捷讲解霰弹枪的结构与原理。别看他俩没读过多少书,但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对于赵刚讲解的内容,一点就通。
一到靶场,他俩就己经能自行装填弹药了。赵刚没有一同参与射击,而是在一旁耐心指导,确保他们的安全。
李云龙准备就绪,瞄准二十米外的靶子扣动扳机。只见新换的木靶上瞬间出现十来个弹孔,他不禁瞪大了眼睛,嗓门也不由自主地提高了:“我的老天爷啊!这霰弹枪就是不一样,一打一大片,都不用仔细瞄准。”
“没错。”赵刚在一旁解释道,“这就是霰弹枪在近战中的优势。¨丸\夲+鰰\颤¨ ·芜\错¢内·容^而且你们可能还没发现,只要快速拉动泵动装置,霰弹枪就能实现快速射击。”
李云龙眼前一亮,满脸笑意地回应:“是吗?那我得试试。”
见李云龙己经开始快速射击,孔捷也跟着对霰弹枪展开测试。二人把子弹都打完后,孔捷总结道:“霰弹枪在五十米内的火力,比冲锋枪还猛。怪不得美军把它叫做‘堑壕清扫器’,在堑壕、巷战、夜战这类特殊环境下,确实非常好用。”
“可惜啊!超过五十米,就很难保证子弹能击中敌人,使用起来局限性还是挺大的。要是有办法,我们还是得集中精力生产步枪。”李云龙指出了霰弹枪的缺陷,也道出了八路军此前不生产霰弹枪的缘由。
毕竟五十米内的火力,通过地雷、手榴弹等武器就能弥补,而且这些武器制造难度更低,产量也能更大。
“不过。”李云龙话锋一转,“但这终究是枪,有总比没有强。在没有更好的替代品之前,还是得大量制造。”
赵刚一边在地上收集弹壳,一边继续讲解:“有一种独头弹,就是把弹丸换成单个弹头。这样有效射程能增加到一百米,不过就没有了范围打击的效果。
另外,这个弹壳一定要回收。这种弹壳,更换底火后,自己装上发射药或者黑火药,再用铅丸做成弹丸,又能变成一枚霰弹。”
孔捷眼睛一亮:“听起来挺简单啊!”
“确实不难。”赵刚肯定地回答,“只要提供原材料,一个小时就能包教包会。\微~趣.晓^税, ¢已.发,布~罪*欣/璋`結~”
李云龙眼神闪烁,思索片刻后立刻说道:“老赵,我觉得这武器不错,但还是得实际检验一下。”
孔捷顿时有了主意:“在太原寻人的同志打听到一个情报,有一批物资要从太原运往平安县城。东西不算多,主要是棉服和棉被,护送的是一个连的二鬼子。”
李云龙当即说道:“老赵,你安排人先生产50支霰弹枪。老孔,你派人去摸清具体路线。这批棉服和棉被既然到了老子的地盘,就别想轻易拿走。”
孔捷眼睛一瞪:“我说李云龙,咱可得说好了,这次任务归我。你们都出去执行了那么多次任务,也该轮到我了。再说了,不就一个连的二鬼子嘛。三营刚组建完成,我正好带他们去检验一下训练成果。”
这次李云龙没有争抢,在他看来,一个连的二鬼子对于如今的独立团而言,那简首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赵刚组织人手,仅仅三天就造出了五十支霰弹枪。每支霰弹枪还配备了西十颗鹿弹和十颗独头弹。
孔捷把这些霰弹枪全部分配给了三营,并让战士们分散使用。战士们经过简单学习,就基本掌握了使用方法。对于消耗的霰弹,赵刚还亲自教导战士们如何自行复装弹药。
看着三营战士在夜色掩护下离开独立团驻地,赵刚强忍着跟上去的冲动。一旁的李云龙笑着开口:“是不是不放心,总想着跟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