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熔铸成铜锭。然后对张万和说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今天就让你老张见识见识我们兵工厂的最新技术,跟我来。”
张万和跟着赵刚来到弹药车间,看到车间里的设备,激动地问道:“这就是子弹生产线?”
“没错,这就是子弹生产线。”赵刚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骄傲与三分自豪,“这可是全世界第一条覆铜钢子弹生产线。运用覆铜钢技术,原本生产一颗子弹所需的铜,现在能造出三颗子弹。”
张万和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问:“你是说,这些铜能制造出三倍数量的子弹?”
“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赵刚重重地点了点头,给予张万和肯定的答复。
得知这个消息后,张万和就不肯离开了,紧紧盯着赵刚,关注子弹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从炼铜开始,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通过观察,他终于明白,覆铜钢技术就是在钢壳外面包裹一层铜。
子弹制造出来后,张万和仍有些许怀疑。以往八路军复装子弹,因铜料不足,常常使用铅弹头,可这样的子弹容易磨损枪管,影响枪管使用寿命。于是,张万和找到赵刚提出:“老赵,我想要测试一下子弹性能。”
赵刚对跟在身边的警卫说:“去拿一支中正式步枪和一挺捷克造机枪,我和张部长一起去靶场试试新造出来的子弹。”
二人在靶场试射了不少子弹。张万和也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兵,射击结束后,他拿起地上的弹壳仔细查看。
赵刚听到张万和说:“子弹性能没什么问题,抽壳顺畅,对枪管的磨损也不大。只是这弹壳,恐怕复装不了两次就报废了。”
“没关系,可以送到兵工厂处理。铜和铁的熔点不同,使用坩锅加热,就能将铜回收,重新用于制造子弹。”赵刚的话打消了张万和的最后一丝顾虑。
平静的日子没过几天,赵刚正在办公室查看兵工厂的各类报表,就听到外面有人大声喊道:“老赵,你独立团的老战友来看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