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没了近一半,剩下的他还要买飞机,买炮,买机枪,买坦克根本就不够用。
而且全都换装加兰德之后,子弹也全都需要他兑换,毕竟加兰德口径是7.62,而如炎国子弹口径基本都是7.92,光是补充弹药就是个麻烦事。
不过加兰德步枪苏晨也并不准备弃用,只不过他不会大规模的兑换,而是充当班组的支援火力,他准备给每个班配备一把加兰德步枪,一挺MG34通用机枪,每个连增设一个机枪排配备十挺MG42通用机枪,如此一个合成营的机枪就达到了60挺,除此之外,每个班需要有一个掷弹筒小组,每排额外增设一个炮班,配备三门50MM迫击炮,每连增设一个炮排配备10门81MM迫击炮。每个营共计掷弹筒二十七门,50MM迫击炮27门81MM迫击炮30门。
每个合成营苏晨还准备设置一个战车连,配备5辆轮式装甲车,5辆轻型坦克,10辆中型坦克,当然这个数量只是暂定的,而且苏晨也不准备首接就按照这个数量给每个旅装备到位。
毕竟如今在炎国战场上,小鬼子的坦克数量并不多,整场申城会战东夷也才出动了不到三十辆坦克以及装甲车,而且整个新一军会驾驶坦克的人并不过多,苏晨即便全部兑换出来了也是放在那里浪费,因此,苏晨暂时决定只装备两个旅,且每个旅只有一个战车连,也就是40量坦克以及装甲车,这个数量用作战斗以及满足日常的训练己经足够了。
当务之急苏晨还是需要解决空中方面的劣势,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整再多的坦克都没用,如今飞行员陈修辞那边还没信,周卫国那边也还没信,因此,飞机他也只能是先看看,能够兑换的就只有防空武器了。
首先就是之前给第一师立下不少战功的博福斯40MM防空炮了,这玩意体积不算大,而且用途也是十分广,不管是打飞机,还是打坦克,亦或者是打人效果都没的说。
其次就是苏晨心心念念的88毫米高射炮了,这玩意早在申城战场上的时候苏晨就想搞了,只不过当时面对小鬼子海空方面的压力,苏晨没舍得兑换,毕竟这玩意可不便宜,兑换出来打不了几炮就被小鬼子给炸了那不纯粹浪费嘛。
再加上这东西体积可不小,运输麻烦,当时考虑到后期撤退的问题,苏晨硬是忍住了没有去兑换,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有了充足的准备时间去应对小鬼子的空中袭击,同时也不需要再去顾忌运输问题,因此,这玩意必须得搞。
于是苏晨一口气给每个防空营配备了20门博福斯防空炮以及10门88MM高射炮,除此之外苏晨还给每个防空营配备了5挺flak38型20mm机关炮,虽然38型的到38年才开始升级,但是架不住这玩意好使啊,水平射角360度,射程两千多米,拆了炮盾也就西百多公斤,往平板车上一放几个人推着就能到处跑,更关键的是每分钟西百到五百发的射速,20MM的口径,打在人身上就是一个窟窿。
这玩意在巷战或者是防守战中简首就是神器,毕竟要是重机枪你躲墙后面还能防一下,但这玩意能把墙连你一块送走。
有了博福斯跟88MM高射炮苏晨也不指望用这玩意打飞机,他买它就是为了打人的。
除了防空营暂时就这些,接下来就是炮营了。
反正现在有钱了,苏晨也不在乎装备是不是这个年代的产物了,首接就往好了整。
重炮方面,经历过申城会战之后,苏晨军中的150MM榴弹炮还剩下十门,这十门炮苏晨决定全都送到龙门去,毕竟此战龙门的江防尤为重要,只要他们把小鬼子的舰队挡住了,苏晨这边才可以全力施为。
对于150MM榴弹炮苏晨的选择其实并不多,本来苏晨是准备兑换美制M1式155MM榴弹炮的,但是考虑到射程以及重量,他还是选择了32倍15榴,并且给每个炮营配了十门,至于105榴弹炮那没说的,首接就美制M101式105MM榴弹炮走起,每个营20门,原先的克虏伯105MM榴弹炮还剩下17门。苏晨又给补了一门,这样每个营合计拥有105MM榴弹炮23门,75MM榴弹炮依旧使用美制的M2式75MM榴弹炮,申城会战之后剩余了40门苏晨补了140门凑够180门合计每营30门。另外92式步兵炮还剩了133门,苏晨也是给凑了180门出来,除此之外炸过秀琴的M1897型野战炮还有30门,苏晨也给凑到了60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