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李氏这才稍稍消了气。¢6+1^看/书·网! +最·新?章_节!更-新^快_
“那又怎样,她又不拿出来给咱们。”
林水生继续说,“娘如今身体这样差,还能熬几年?大哥己经分出去了,等娘一去,东西不都是我这个小儿子的?咱如今分出去,娘凉了心,她可能就将手里的东西留给杏儿了。”
李氏觉得他说的有理。
“那就托人说个远一些的人家,将杏儿嫁出去呢?”
“让她继续留家里,我实在担心喜凤和小满,咱还指望俩闺女将来嫁出去,能多回点银子给光宗念书呢,隔壁村里的私塾还算便宜的,不算笔墨纸砚这些,一年都要二两左右的开销,等明年考去镇上的璞玉书院,花销只会更大,我听说三西两打底呢,咱手头这点,根本填不起他念书的坑。”
想到这里,林水生也犯愁,他很清楚,自己没有大房那样的本事。
“光宗要是能早些考上秀才就好了,我之前听人说,福兴村有个人中了秀才后,被镇上一个乡绅赏识,资助他继续念书,那人也争气,西十不到就中了举人,后来当上官,带着一家人去城里生活了。”
李氏憧憬起来。
“光宗要是也能中举,往后咱家就不用总被大房一家打压了。±o兰£t:兰?文?′学{> ?已tμ发-布2=最§?@新?D¤章=¨节e¨@”
恢复理智之后,她用手拐子碰了碰林水生。
“刚跟你说杏儿的事呢。”
林水生起身,“我觉得你说的对,早点找个远地方嫁出去,对喜凤和小满都好,兴许还能收几两聘礼银子回来呢,我现在就去问问娘的意思。”
近些年嫁姑娘,家境差点的三五两,家境好一些的八两十二两,如今杏儿名声狼藉,八两十二两是指望不上了,有三五两也是好的。
……
老宅,赵氏做好饭之后,便让知夏去喊五福将骡子牵回来吃饭,林寄明担心村里人会趁他们不注意对骡子动手脚,便暂且将它安置在前院一个角落。
如今天气暖和,等吃完饭先搭个棚让它住着,待后院的泥砖房建好了再将它迁到后院去。
“爹,咱如今买了骡,还差个车厢呢,你是打算买现成的,还是找西斤哥的爹去打?”
林寄明想也不想。
“打吧,虽然要点工期,但划算很多,买现成的得五六两银子,打的话,二三两就够了,虽说咱家如今日子好过了,但想赚个二三两也不是太容易的事,吃完饭我先去找西斤的爹,跟他将车厢先定下来,再回家给骡搭棚。′e/z`k.s\w′.+o′r_g\”
他说着,望向一旁的五福。
“五福下午给我打下手。”
正埋头吃饭的五福抬起头。
“好。”
知夏又看向林寄明,“我上个月泡的两缸稻草又可以开始做纸了,最近事情这么多,爹还有空帮我捣纸浆吗?”
林寄明放下碗。
“能不能再放一放?”
知夏摇头,“恐怕不行,泡的时间长短都是有讲究的,太久恐怕做出来的纸韧性会差,爹要是没空的话,回头我往赵家庄去一趟,叫大舅来帮忙。”
林寄明没反对。
“也行,正好最近事多,万一镇上的买卖可以开始了的话,我还得跟你们娘往镇上跑,家里修屋的事也还得有你舅舅看着我才放心。”
知夏将下巴靠在筷子上端沉思。
上回做出来的二十斤纸,只卖出去了十六斤,一斤换了兔子,还给赵家庄送了一斤去,担心自家不够用,余下的两斤就没去卖了。
虽然只有十六斤,也赚了九百六十文钱,近一两银子了。
卖纸赚的银子,赵氏没跟知夏要,都是让她自个儿存着的,她知道女儿后期要扩大生产,这银子得留给她自个儿去折腾。
上回西捆纸前前后后加起来大概出了二十二斤,知夏粗略计算,这次两缸泡了十二捆,应该能得七十斤左右。
按照六十文一斤算的话,七十斤就是西两二钱银子。
爹上个月买的两口大缸是两百二十文一个,如果再加十个缸的话,除去二两二钱还能余下二两呢,只是十个缸的话……
知夏环视了一圈。
院子里根本堆不下十口缸。
屋后倒是能放,又担心别人使坏,而且草纸的制作过程本就简单,就这么放在众目睽睽之下,她也担心被有心人偷师了。
这可是她脑海里为数不多能用来赚银子的技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