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见女儿风风火火,也没说啥,一脸无奈的叹了口气,继续拿着锄头在菜地里锄草。\齐^盛/小~说¨网` ^更!新~最^快?
最近天气不错,夜里时而飘一阵雨的,黄瓜己经长到了巴掌长,再过十天半个月,差不多到知夏生辰的时候,家里就有黄瓜和豆角吃了,到那时候,这天也就完全热起来了。
紧接着又是丝瓜、茄子和苦瓜。
唯独南瓜慢一些,要到秋天才能采摘。
稻草在捣烂之前要先煮上大半天,赵松全兄弟俩将锅里灶里的事情安置好之后,寻思没啥事,就去后院换了五福来看着火,他们跟着帮忙做泥砖去了。
五福见灶膛里的大柴燃的正旺,也不用他总在灶膛前盯着,就坐在厨房门口,摘着赵氏刚掐的那把嫩南瓜藤。
还没掐完呢,抬头见院门口多了两个头发半白的老人家。
“娘,阿公阿婆来了!”
赵氏抬眼一看,忙扔了手里的锄头,上前将爹娘迎进了门。
“爹娘怎么来了?”
马氏站在院里打量了一圈,乐呵呵笑着。
“还不是你爹,听说你们又是建青砖瓦房,又是买骡子的,现如今还打算建猪圈,就寻思来杏花村看看到底啥情况,你也别忙活,我们看了就走,不麻烦你。`萝-拉¢小?说· ~无\错′内?容\”
赵氏摇头,“那不行,爹娘好不容易来一趟,至少得在家吃顿中饭,等吃完了,我叫寄明送二老回去。”
赵成忠忙摆手。
“几步路的事,送啥送?我和你娘如今还健朗着呢,真到了需要人送的那一天,我们就在赵家庄等着你来看咱们了。”
他站在院里打量了一圈,又背着手,如同大官巡视一般,相继站在几个屋的门口往里边瞟了眼,院子干净整洁,屋里也是利利索索的,看着就不错,心里虽乐开了花,嘴上却还是忍不住想训两句。
“这屋修的倒不错。”他看向赵氏,“不过我也得讲你两句,我知道你们现如今能赚到钱,但也要省着点花,有钱的时候要想着没钱的苦,今天修屋明天买骡的,也不知道缓一缓,金山银山都经不住你们造的。”
长辈开口训话,赵氏当然是连连点头应着,至于听不听,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再说这买骡也不是她的主意,真凶这会还在屋后逍遥呢。
马氏自听到赵成忠说话,就在一旁暗自扯他的袖口,原本就有磨损的袖口都扯了个缺出来,愣是没让这嘴碎的老头闭上嘴。&{看@?书?|屋?? ˉ!无错?})内¢?\容¢?
她满脸无奈的拽着手里那块破布,见他还想说点啥,忙开口制止。
“行了行了,孩子都这么大了,想干啥事心里自然是有分寸的,再说他们也没将钱花别的地儿,这屋不是建挺好?你昨儿看到那骡的时候,不也稀罕的紧么?”
赵成忠一脸别扭。
“稀罕归稀罕,就是怕他们没把住,一下花太多将来填不住缺口。”
一旁埋头摘菜的五福扯了扯唇角。
呵!
骡子算啥呀?
骡子才二十五两。
牵回家新鲜劲儿还没过呢,妹妹就又计划上买百两的山头了,敢想的很。
不过这话他是不敢当着阿公阿婆的面说的,担心将两个老人家吓出好歹来,回头爹娘舅舅们还得找他算账。
赵氏先给二老倒了两杯水递到他们手中。
“爹娘先喝口茶歇一歇。”
她跟着二老一同在院子里坐下,给他们解释着。
“建屋是因为几个孩子都大了,得有自己的屋住,这是没得办法的事,买骡是因为去镇上做买卖东西太多太沉来去不便,我们之前算了一笔账,租牛车一年得七两多银子呢,咱买头骡子也才二十五两,不到三年半时间就能赚回来了,自家有骡子还便利,回头农忙的时候,还能叫寄明牵着骡子去赵家庄帮几天忙,这不比人力好使?”
赵成忠一听,面上带着惊讶。
“包牛车这么贵?”
赵氏笑着回,“二嫂和大哥家里的老三跟着我们往镇上跑了那么久,爹要是信不过我,回头问一问二嫂呢?”
赵成忠难以置信的喝了口茶。
“那确实还是买骡方便,我瞧着这骡应该是刚成年的,好好使唤用个三西十年不成问题呢,往后那三十多年,就都是赚的了。”
得,这脑回路,跟知夏不说很像,简首一模一样了。
她终于知道知夏是随了谁的根。
难怪嘴那样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