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腊梅来的时候,头上并没有盖红盖头,洗的泛白的浅蓝色碎花上衣搭靛蓝长裙,只鬓边别着一朵红色的头花。~幻′想-姬? .更/新!最-快.
衣服裙子上都没有补丁,可见是她最好的一身衣服了。
她长相大气,圆脸大眼睛,人看着也是和和气气的,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女儿家,是怎么带着弟弟妹妹在何家立足的。
妹妹何玉梅和弟弟何丰年亦步亦趋的抬着新做的还未上过桐油的木箱跟在她身后,在望见陈家一屋子宾客时,显得无比拘谨。
陈大牛傻笑着领着新娘子进了院中,在陈家长辈的见证下拜了堂。
陈家酒席也办的寒酸,因为没钱买调料,味道寡淡的可怕,碗里的肉也没瞧见几块,不过一年上头难得吃上一顿好饭的乡亲们倒是欢喜的紧,一边吃一边拿着从家里带来的海碗打包,想着回去加加工,一家人还能应付两天。
菜刚上桌还没夹上一筷子呢,碗里就己经见底了。
最近将嘴养刁了的知夏根本没吃多少,再加上也抢不到,索性放下筷子看新娘子去了。
她来的时候,正好何玉梅偷偷摸摸给何腊梅送了一碗饭菜进门。
本意是不想叫人瞧见的,何玉梅才将碗递到姐姐手中,准备出门的时候,抬眼看到知夏,一时间,竟不知所措起来。^求′书?帮· .无¨错?内·容,
姐姐才嫁到杏花村,她很怕因为自己这一做法,会让姐姐被夫家人看不起。
知夏见状,在她反应过来之前,首先开口了。
“放心,我不会对外讲的。”她从怀中掏出一个油纸包往何腊梅的方向递去,“喏,这是我自己做的酸枣糕,味道还挺不错的,要是觉得无聊了,可以吃一块打发时间。”
何玉梅望了眼身后的姐姐,转头接过知夏递来的油纸包。
“多谢。”
何腊梅捏着手中的酸枣糕,笑望着知夏。
“妹妹是哪家的姑娘?”
少女笑容明媚,弯着一双眼说,“我是林寄明家的老二,嫂子叫我知夏就好。”
村里辈分她是扯不清的。
不如就根据年纪,自己叫自己的。
何腊梅才十八,只比自己大了七岁,那肯定是叫嫂子合适。
“原来是知夏妹妹。”何腊梅笑着说,“多谢你的酸枣糕了。”
来杏花村之前,她是有了解过这边情况的,对于林家的事,当然也是有所耳闻。
“不必客气。”知夏望着她问,“我听人说嫂子之前在家的时候也会做点小买卖,不知是卖的什么东西?”
何腊梅神情温和。_小^说,C.www. S? ?最!新?章+节\更¢新¢快\
“爹娘去世之前,家里种了几亩苎麻,我爹娘就是靠着这几亩苎麻织布卖布养活我们姐弟几个的,幼年跟着她干的多了,也就学会了,爹娘死后,我将这门手艺学了下来。”
她低头望着自己长满了薄茧的双手。
“苎麻一年收三季,制作起来并不容易,麻布也值不了多少钱,布庄一压价,一匹布能卖个三五十文都是好的,到年底一缴税,不过刚好能糊口罢了,比不得妹妹家里的营生。”
家里没有壮年男丁,想要种庄稼并不容易。
能让家里有点收入的活,就只有织布了。
收麻,刮麻,晾晒,绩麻,挽麻团,挽麻芋子,上浆,整径,穿筘等十多道工序。
从前是爹娘一起忙活。
爹娘走后,起初她得一个人干,等弟弟妹妹稍大一些,才能在旁边搭把手。
起初那两年,因为她不熟练,织出来的麻布质量参差不齐,一年上头也就勉强混个温饱。
这两年好了些,几亩地的苎麻,一年干上头,能赚个二三两银子,除去赋税吃喝,还能余个一两上下。
日子虽清贫,倒也还能过。
要不是十八必须嫁人,她还想在家多待几年呢。
不过就算如今嫁了人,织布这门手艺还是得继续做下去的,再过两年妹妹议亲,弟弟娶媳妇儿,都得花银子。
何家那边的地也不能卖,得留着弟弟将来讨媳妇儿之后用来谋生。
好在如今嫁了人,婆家这边若能帮衬一二,还能多种几亩苎麻,将来两家人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但若夫家人斤斤计较,那她就只能先顾着自己手里的了。
知夏站在门口听着,深知她的不易。
“既然布庄收布这样便宜,嫂子就没想过自产自销么?或者做一些成品出来售卖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