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分散活动,袭扰日军交通线,避免正面交锋。各团要保护好群众,帮助乡亲们转移和藏粮。"
李云龙眉头越皱越紧。这种被动防御的策略在他看来无异于慢性自杀。日军装备精良,补给充足,而八路军缺枪少弹,长期消耗下去必败无疑。
"旅长,我有不同意见。"李云龙突然开口,引来所有人惊讶的目光。在等级森严的八路军中,下级如此首白地反对上级意见并不多见。
周卫国挑了挑眉:"哦?说说看。"
李云龙走到地图前:"被动防御只会被各个击破。我建议集中优势兵力,寻找日军薄弱环节打几个歼灭战,缴获武器弹药补充自己,同时提振士气。"
"胡闹!"一位戴眼镜的参谋拍案而起,"你这是冒险主义!以我们目前的实力,正面硬拼等于自杀!"
"我没说要硬拼。"李云龙平静地说,"特种作战加运动战,集中兵力打歼灭战,速战速决,打了就跑。"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利用"利刃"特战队侦察日军动向,寻找孤立的小股部队或后勤单位,然后集中两到三个营的兵力迅速围歼,缴获装备后立即转移。
"这需要精确的情报和快速的机动能力,"李云龙总结道,"但比分散游击更能有效打击敌人。"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周卫国摸着下巴,若有所思;赵刚一脸担忧;楚云飞则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其他军官大多面露怀疑。
"李团长的想法很有创意,"楚云飞打破沉默,"德军在波兰战役中就采用过类似的'闪电战'战术,效果显著。"
"但我们不是德军,"政治部主任冷冷地说,"我们没有坦克飞机,战士们甚至没有足够的子弹。"
李云龙反驳:"正因为我们装备差,才更需要出其不意。日军绝对想不到我们会主动攻击他们的行军纵队或后勤基地。"
争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李云龙的方案最终没有被全盘接受,但周卫国同意让独立团作为试点,按新战术尝试一两次,视效果再决定是否推广。
"不过有个条件,"周卫国盯着李云龙,"每次行动前必须报旅部批准,不许擅自行动!"
"是!"李云龙敬礼,嘴角微微上扬。有了这个尚方宝剑,他就能逐步证明自己战术的有效性。+顽¨夲`鰰¢栈? .芜?错.内~容/
会议结束后,军官们三三两两离开。楚云飞特意走过来:"李团长,我对你的战术思想很感兴趣。不知能否私下交流?"
李云龙看了看赵刚,政委微微点头:"去吧,我去政治部汇报工作,晚饭时汇合。"
楚云飞带着李云龙来到自己的临时住处——一间收拾得井井有条的草房。桌上摆着几本德文军事著作,墙角挂着精确到比例的沙盘,处处体现着职业军人的素养。
"请坐。"楚云飞倒了杯茶递给李云龙,"李团长今天的发言令人耳目一新。说实话,我很惊讶八路军中有你这样精通现代军事理论的人才。"
李云龙谨慎地接过茶杯:"楚团长过奖了。我只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楚云飞笑了笑,从书堆中抽出一本德文书:"读过这个吗?《步兵进攻》,隆美尔的著作。"
李云龙心头一跳。在前世,他确实读过这本名著的译本,但现在必须装糊涂:"德文书?我可看不懂。"
"可惜。"楚云飞似乎有些失望,"里面有很多与你想法不谋而合的观点。"他靠近一些,压低声音,"李团长,你我都是军人,有些话就首说了。以你的才能,在八路军中实在...屈才了。"
李云龙眯起眼睛:"楚团长这是什么意思?"
"别误会。"楚云飞摆摆手,"我是说,像你这样的人才应该得到更好的装备和更大的舞台。晋绥军虽然不比中央军,但比八路军的条件还是好得多。如果你有兴趣..."
"楚团长,"李云龙打断他,"谢谢好意。但我李云龙生是八路军的人,死是八路军的鬼。打鬼子靠的不是好装备,而是这个——"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
楚云飞不以为忤,反而赞赏地点头:"好一个忠义之士!不过我的邀请长期有效。在这民族存亡之际,各派力量理应团结一致,共同抗日。"
两人又聊了些战术细节,李云龙小心控制着谈话深度,避免暴露太多现代军事知识。谈话间,他注意到楚云飞桌上有一份标着"绝密"的文件,隐约可见"李云龙"三个字。
"楚团长对我也做了研究?"李云龙半开玩笑地指着那份文件。
楚云飞坦然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