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隐藏着什么?
窗外,一弯新月爬上树梢。李云龙想起前世那个只会抱怨的键盘侠程铁柱,与现在这个深陷身份危机却依然坚持战斗的李云龙,恍如隔世。无论八路军高层出于什么目的暂时放过他,他都己经下定决心: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忠诚和价值。
第二天拂晓,独立团全体集结完毕。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队伍中多了林伟和他的两名政治部干事——名为协助,实为监视。
周卫国亲自为部队送行:"李云龙,这次任务关系重大,务必小心。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都要把物资安全带回!"
"是!保证完成任务!"李云龙敬礼,心中却充满疑问。到底是什么物资如此重要?为何偏偏派他这个"身份存疑"的人去执行?
队伍出发了。李云龙走在最前面,身后是三百多名全副武装的战士。赵刚和林伟分别在他左右,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王小虎恢复了警卫员身份,寸步不离地跟着团长。
"老李,"行进间,赵刚低声说,"我昨晚又审问了那个俘虏,得到一个新情报——山本特工队里有个代号'樱花'的反战成员,可能成为我们的内线。"
李云龙眼前一亮:"可靠吗?"
"不确定。但俘虏临死前说,'樱花'曾在上海留学,对日军暴行深恶痛绝。"赵刚顿了顿,"如果有机会接触山本特工队的人,留意左手小指有樱花刺青的。"
李云龙暗暗记下这个特征。在前世的抗战剧中,这种"反战义士"的桥段屡见不鲜,但真实历史中极为罕见。如果真能发展这样一个内线,对对抗山本特工队将大有帮助。
队伍向东北方向行进,计划三天后抵达黑云岭。第一天平安无事,但李云龙能感觉到,林伟的人一首在暗中观察他的一举一动。
傍晚宿营时,李云龙正在查看地图,王小虎突然跑进来:"团长!有个老乡要见您,说是从马家峪来的!"
"马家峪?"李云龙警觉起来。马家峪的乡亲们应该都转移到老君沟了,怎么会有人出现在这里?
"带他进来,但先搜身。"
不一会儿,王小虎带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农进来。老人满脸风霜,走路一瘸一拐,看上去六十多岁。但李云龙敏锐地注意到,老人虽然弯腰驼背,但脖颈处的肌肉线条却出奇地结实——这不像是常年劳作的农民该有的体态。
"老总..."老人一开口就是浓重的山西方言,"俺是马家峪的张老汉啊,您还记得不?"
李云龙不动声色:"马家峪的张老汉?当然记得。您家门前有棵大枣树,对吧?"
"对对对!"老人连连点头,"老总记性真好!"
李云龙心中一凛——马家峪村口确实有棵大枣树,但早被日军砍了。而且这个"张老汉"虽然方言纯正,但眼神飘忽,右手始终藏在袖子里。
"小虎,"李云龙突然说,"去请赵政委来,就说马家峪的老乡来了。"
老人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不用麻烦政委了...俺就是来谢谢老总们的救命之恩..."
李云龙假装没听见,继续观察老人的右手。袖口处隐约露出一截小指——完好无损,没有樱花刺青。
赵刚很快赶到,看到"老人"后微微皱眉:"这位是..."
"马家峪的张老汉,"李云龙意味深长地说,"来感谢我们的救命之恩。"
赵刚会意,上前一步扶住"老人"的手臂:"老乡,路上辛苦了吧?来,先喝口水..."
就在赵刚碰到"老人"的瞬间,对方突然暴起发难!藏在袖子里的右手亮出一把匕首,首刺赵刚咽喉!李云龙早有准备,飞起一脚踢中"老人"手腕,匕首当啷落地。
"老人"见事败露,转身就跑,动作敏捷得完全不像个老者。但他刚冲出帐篷,就被闻声赶来的张大彪一个扫堂腿放倒,几名战士一拥而上,将他死死按住。
"搜他身!"李云龙厉声道。
搜查结果令人毛骨悚然——除了匕首外,"老人"身上还藏着一小瓶无色液体(可能是毒药)、一张画有李云龙面部特征的纸,以及半张日军特别通行证。
"又是个特务!"张大彪狠狠踹了俘虏一脚,"装得真像!"
李云龙却注意到一个细节:在被按倒时,俘虏的左手下意识地护住了右手手腕。他走过去,一把扯开俘虏的右袖——手腕内侧赫然有一个小小的樱花刺青!
"樱花?"李云龙和赵刚异口同声。
俘虏的脸色瞬间惨白,随即闭上眼睛,一副等死的模样。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