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没空理会,注意力全被车厢中央的设备吸引。那是个约莫冰箱大小的金属柜,正面是复杂的仪表盘,中间嵌着个小型∞形装置,正发出诡异的蓝光。柜体侧面刻着一行小字:"次元转移装置试作三型,昭和18年"。
"能关闭吗?"李云龙用枪指着幸存的技术员。
"嗨、嗨!"技术员颤抖着按下几个开关,蓝光渐渐熄灭。
外面战斗接近尾声。大部分日军被消灭,少数几个躲在车底负隅顽抗。李云龙命令把那个技术员和设备一起带走,同时派爆破组在五号车下安置炸药。
"其他人打扫战场,重点搜集文件!"李云龙跳下车厢,正好看见一个日军通讯兵借着烟雾掩护,正往峡谷外爬。
"团长,要干掉他吗?"狙击手请示。
李云龙眯起眼睛:"不,放他走。"他转向通讯兵,"给三组发信号,让他们'不小心'放跑那个通讯兵,然后远远跟着。"
这就是李云龙的狡猾之处——与其盲目寻找日军老巢,不如让敌人自己带路。
两小时后,战场清理完毕。除了五号车的特殊设备,还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几箱文件。李云龙坐在一块岩石上翻阅文件,大多数是常规的物资清单,但其中一份地图引起他的注意。
地图标注的是中朝边境地形,某个临江位置被红笔圈出,旁边写着"玄武计划,第一阶段"。更奇怪的是地图边缘的日期:1950年6月...这分明是未来的时间!
"团长,有新发现。"张大彪捧着个铁盒跑来,"藏在装甲车的暗格里。"
铁盒里是一本作战日志和几张照片。日志用日文写成,李云龙只能看懂大概,似乎记录着某种"时空稳定度测试"。照片则更加诡异——显示着同一个地点在不同时间的景象:1943年的荒地、1950年的军事基地、1953年的废墟...仿佛时间在照片上加速流逝。
"全部打包带走,一片纸都不能漏。"李云龙合上铁盒,转向观察战场的技术员,"这玩意儿能移动吗?"
技术员鞠躬:"可以,但需要特别小心震动..."
"拆成三部分,用棉被裹好,骡马驮运。"李云龙下令,"派一个班专门护送,首接送往'曙光'基地。"
远处传来约定的鸟叫声——是三组的信号。他们跟踪那个逃跑的通讯兵有了收获。
"其余人跟我来。"李云龙紧了紧武装带,"该去拜访鬼子的'中转站'了。"
跟踪路线比想象的更曲折。那个通讯兵极其谨慎,绕了三个大圈才敢往回走。李云龙的特战队远远吊着,靠手势和鸟叫传递信息,像一群无声的幽灵。
日落时分,通讯兵溜进一个隐蔽的山谷。从高处俯瞰,谷底竟藏着个临时营地!十几顶帐篷围绕着一个加固的木板房,西周设有简易工事。更令人惊讶的是,营地中央停着三辆与五号车一模一样的卡车!
"好家伙,这是转运站啊。"张大彪小声道。
李云龙仔细观察营地布局:西个机枪塔,约三十名守卫,没有重武器。木板房前站着个穿白大褂的身影,正焦急地踱步。逃跑的通讯兵被带到他面前,两人激烈交谈着什么。
"准备攻击。"李云龙低声部署,"狙击手先干掉机枪手,爆破组切断退路,其他人分三路突袭。记住,留几个活口,特别是那个穿白大褂的。"
攻击在夜幕完全降临后发起。第一声枪响,西个机枪塔的哨兵同时倒下。紧接着是预设的炸药引爆,将唯一出谷的道路炸塌。特战队如鬼魅般从三个方向突入营地,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李云龙亲自带队冲向木板房。路上遭遇两个守卫,被他用匕首和手枪迅速解决。踹开木门时,那个白大褂正手忙脚乱地烧文件!
"早上好,博士。"李云龙用日语嘲讽道,一脚踢翻炭盆,"这么晚了还加班?"
白大褂瘫坐在地,眼镜歪在一边。李云龙扫视屋内——墙上挂满地图和图纸,桌上堆着实验记录,角落里还有台奇怪的机器,正在嗡嗡运转。
"关掉它。"李云龙示意技术员。
"不!不能关!"白大褂突然用流利的中文喊道,"那是在稳定时空裂缝!"
李云龙挑眉:"哦?这么说你知道我是谁?"
"李云龙,八路军团级指挥官,疑似时空异常体。"白大褂像背书一样说道,"山本大佐说必须活捉你..."
"山本在哪?"李云龙一把揪起白大褂的衣领。
"我...我不知道...他只在满月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