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青龙沟笼罩在浓雾中,十米外就看不见人影。^r-a+n+w-e¨n!z!w′w′.`c_o`m¨李云龙趴在沟口的岩石后面,耳朵紧贴地面。远处传来的震动让他眉头紧锁——至少五辆坦克和十几辆卡车正朝这个方向移动。
"团长,侦察兵回来了。"张大彪猫着腰摸过来,声音压得比风还低。
三个披着伪装网的侦察兵从雾中浮现。班长王喜武脸上涂着泥浆,连睫毛都挂着水珠:"报告团长,追兵离我们不到五里,有坦克开道,后面跟着至少两个中队的步兵。"
李云龙点点头,转向身后疲惫不堪的特遣队员们。完成摧毁时空装置的任务后,他们己经连续行军十八小时,人人带伤,弹药所剩无几。现在被日军机械化部队咬上,情况危急。
"地图。"李云龙伸手。
张大彪展开缴获的日军地图,上面标注着青龙沟一带的地形。这条山沟呈"之"字形,两侧是陡峭的岩壁,沟底最窄处仅容一辆坦克通过。李云龙的手指沿着沟底移动,停在一处标着"老君庙"的位置。
"这里,沟底最窄的地方。"李云龙用铅笔圈出位置,"布置'火雷阵',把坦克放进来再打。"
"火雷阵"是李云龙自创的反装甲战术——在狭窄路段埋设燃油罐和跳雷,等坦克进入后引爆,形成火焰走廊。更绝的是他设计的"磁性炸弹":用缴获的日军手雷绑上马蹄铁,能吸附在坦克装甲上爆炸。
"丁伟,带你的人去沟北侧埋伏,专打步兵。"李云龙分配任务,"孔捷负责堵住沟口,别让鬼子跑了。我带爆破组对付坦克。"
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爆破组长老周带着几个战士摸向老君庙,背包里装满了改装过的爆炸物。李云龙亲自检查每件武器,确保在潮湿环境中也能正常使用。
"团长,这玩意儿真能对付坦克?"一个新兵指着磁性炸弹问。
李云龙拿起一个示范:"看好了,坦克装甲最薄弱的部位是后部发动机舱和顶部舱门。这东西能黏在装甲上,三秒延迟..."他突然顿住,耳朵微动,"听见没?"
远处传来引擎的轰鸣,越来越近。雾中隐约可见坦克轮廓——是日军的九五式轻型坦克,炮管像探出的毒蛇左右摆动。
"各就各位!"李云龙低声命令,"记住,放头两辆过去,打中间的油罐车!"
战士们悄无声息地散开,消失在岩石和灌木丛中。李云龙带着爆破组隐蔽在老君庙残垣后,这里正好是个拐角,坦克必须减速通过。
第一辆坦克碾过碎石路,履带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z¨h′a~o-x^s·.?n\e/t`炮塔上的机枪手警惕地扫视两侧,但浓雾提供了绝佳掩护。接着是第二辆、第三辆...首到第五辆油罐车进入伏击圈。
"现在!"李云龙猛地挥下手臂。
老周按下起爆器!埋设在路面的炸药轰然爆裂,前后道路同时塌陷,将五辆坦克和油罐车困在不足百米的死亡陷阱中。紧接着,两侧山崖上的燃油罐被引爆,黏稠的燃烧剂如雨般倾泻而下!
"打!"李云龙一声令下。
爆破组跃出掩体,向被困坦克投掷磁性炸弹。李云龙亲自对付领头的那辆,炸弹精准地吸附在炮塔与车身的接缝处。"轰!"的一声,炮塔像被掀开的罐头盖般歪向一边。
更壮观的是油罐车的爆炸。一发子弹击穿油罐,泄漏的燃油被引燃,火龙瞬间吞噬了前后两辆坦克!日军坦克兵尖叫着爬出舱门,立刻被狙击手点名。
"步兵上来了!"观察哨预警。
果然,沟口处涌来大批日军步兵,在坦克残骸后建立防线。李云龙冷笑一声,打了个手势。预先埋伏在两侧的机枪突然开火,交叉火力像镰刀般收割着暴露的敌人。
但日军很快调整战术,以坦克残骸为掩体,步步逼近。更糟的是,李云龙发现他们使用了一种新武器——像是加大版的迫击炮,但发射的不是炮弹,而是一种能发出刺耳尖啸的奇怪弹药。
"声波炮!隐蔽!"李云龙大喊,但为时己晚。
那炮弹在半空炸开,释放出令人牙酸的声波。几名战士当场倒地,耳鼻流血。李云龙自己也感到一阵眩晕,像被人用铁锤砸中太阳穴。
"打掉那玩意儿!"李云龙对王喜武吼道。
狙击手连开三枪,操作声波炮的日军应声倒地。但很快又有新兵接替,第二发声波弹己经装填!
危急时刻,沟口方向突然枪声大作——是孔捷的部队从背后袭击日军!同时,丁伟也带人从北侧山坡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