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干脆,枪一响就举白旗了。
"清点战果!"李云龙命令道。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张大彪带人搜查营房,王喜武警戒西周,孙德胜则组织新兵们搬运战利品。·2?芭^墈?书+蛧? \唔_错+内!容?
"团长,发财了!"张大彪兴冲冲地跑过来,"两挺歪把子,三十多支三八大盖,还有一箱子手榴弹!"
李云龙点点头,转向那些吓得瑟瑟发抖的伪军:"想活命的,把鬼子干的缺德事都写下来,签字画押!"
一个胆大的伪军跪着往前蹭:"长官,我们都是被逼的..."
"放屁!"李云龙一脚踹翻他,"老子亲眼看见你们帮着鬼子祸害乡亲!"他转向新兵们,"都看清楚了?这就是当汉奸的下场!"
铁蛋突然冲出来,对着那个伪军又踢又打:"你还我爹!还我爹!"原来他认出了这人就是带鬼子去马家峪的汉奸。
李云龙拉开铁蛋,冷冷地看着伪军:"现在,把你知道的鬼子据点情况全说出来,可以考虑饶你一命。"
打扫完战场,独立团带着战利品和俘虏迅速撤离。临走前,李云龙让人在哨卡埋设了诡雷——鬼子回来一个炸一个。
回程路上,新兵们兴奋地交头接耳,有的还比划着刚才的战斗动作。李云龙和赵刚走在队伍最后,不时回头观察是否有追兵。
"老李,"赵刚推了推眼镜,"这次行动虽然成功,但毕竟违抗了总部命令..."
李云龙摸出烟袋点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再说,"他吐出一口烟圈,"咱们不是完好无损地回来了?还发了笔小财。"
赵刚无奈地摇摇头,却也没再说什么。他知道李云龙是对的——只有让新兵尽快见血,才能在这残酷的战争中活下去。
回到老君庙时,太阳己经西斜。得知部队凯旋而归,乡亲们早就等在村口,有人敲锣打鼓,有人端出热腾腾的饭菜。铁蛋的母亲在人群中找到儿子,一把抱住哭成了泪人。
庆功宴上,李云龙特意让炊事班把缴获的罐头开了几盒,每个战士分到一小块肉。他自己那份则偷偷塞给了马小虎——这孩子虽然残疾了,却坚持参加训练,现在负责带新兵练刺杀。
"团长,"张大彪凑过来,神秘兮兮地说,"俘虏交代了个重要情报。"
李云龙跟着他来到临时关押俘虏的柴房。那个伪军小头目一见李云龙就跪下了:"长官,我还有个重要情报,说了能换条命不?"
"那要看情报值不值。"李云龙冷冷地说。
"值!绝对值!"伪军忙不迭地点头,"鬼子要在三天后运一批军火去青山县,走的是黑水河那条路!"
李云龙和赵刚对视一眼。如果情报属实,这可是块肥肉!
"有多少人押运?"
"一个小队的鬼子,外加我们一个排...不,是一帮汉奸!"伪军赶紧改口,"听说运的是新式武器,连鬼子都当宝贝似的。"
回到团部,李云龙立刻召集干部开会。油灯下,每个人的脸都忽明忽暗。
"我觉得有诈。"赵刚第一个发言,"这么重要的情报,一个伪军小头目怎么会知道?"
张大彪不以为然:"吓破胆了呗,为了保命啥都说。"
"不管真假,都得去看看。"李云龙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如果是陷阱,咱们就给他来个将计就计。"
最终决定:由王喜武带侦察排先去踩点;主力部队做好战斗准备,但暂不行动;派通讯员小陈连夜去总部汇报,同时请求增援。
第二天中午,王喜武带回了好消息:黑水河附近确实有日军活动的痕迹,而且戒备森严,显然是在准备什么。
"我在河湾处发现了几道新鲜的车辙,"狙击手汇报道,"很深,像是载重车辆留下的。还听见鬼子谈话,提到了'新式装备'什么的。"
李云龙眼前一亮:"准备战斗!"
作战计划很快制定完毕:张大彪带一排埋伏在河湾西侧,负责截断退路;孙德胜的二排隐蔽在东面树林,等运输队进入伏击圈后发起突袭;李云龙亲自带领三排和机枪组占据制高点;王喜武的狙击手则专门对付军官和机枪手。
"记住,"李云龙强调,"优先抢夺武器装备,如果情况不对立刻撤退!"
第三天拂晓,部队悄然进入预设阵地。李云龙趴在一处灌木丛后,望远镜里,黑水河像条银带蜿蜒在山间。河边的土路坑洼不平,确实有几道深深的车辙印。
"团长,有动静!"趴在旁边的铁蛋突然小声说。这孩子眼尖,被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