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道顶部的渗水结成冰锥,在火把映照下像倒悬的利剑。?看,书.屋·晓·税′王¢ ,毋`错¨内!容*李云龙靠在潮湿的岩壁上,右腿的伤口又开始隐隐作痛。军医昨天警告过,如果再不静养,这条腿可能会落下终身残疾。但现在,他满脑子都是金玉善留在伪总部的危险处境,以及即将到来的暴风雪战机。
"师长,喝点热水。"警卫员小吴递来一个磕得坑坑洼洼的军用水壶,壶口冒着微弱的热气。
李云龙接过水壶抿了一小口,水温刚好不烫嘴。他晃了晃水壶,听着所剩不多的液体发出的声响,又把壶递了回去:"给伤员送去。"
小吴犹豫了一下,看到李云龙的眼神,最终点点头离开了。坑道里挤满了战士,有人擦拭武器,有人小声交谈,更多人抓紧时间睡觉——这是老兵才懂的生存智慧,能在任何环境中休息的人活得最久。
"老李!"赵刚的声音从坑道深处传来,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政委手里拿着一张电文纸,眼镜片上全是雾气,"监听组截获重要情报!"
李云龙立刻坐首身体,伤腿传来一阵尖锐的疼痛,但他眉头都没皱一下:"美军动向?"
"不止。"赵刚压低声音,"金玉善在用民谣传递情报!游击队刚刚破译了——美军在龙潭湖建立了秘密实验基地,专门测试'雪盲'武器对战俘的效果!"
李云龙的拳头狠狠砸在身旁的弹药箱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几个战士警觉地抬头,又识趣地低下头继续手头的工作。
"具体位置?"
"湖心岛。表面看是普通观察站,实际地下建有大型实验室。"赵刚展开一张手绘地图,"金玉善的情报说,每天都有战俘被押送进去,但没人活着出来..."
李云龙盯着地图上那个被标注为"废弃气象站"的小点,眼睛眯成一条缝。他想起前天在冰湖上看到的奇怪现象——湖心区域始终笼罩着一层薄雾,即使用望远镜也看不清细节。现在想来,那根本不是自然现象。
"必须端掉它。"李云龙的声音像淬了冰,"不仅为了救战俘,更为了搞清'雪盲'的弱点。"
赵刚推了推眼镜:"总部命令我们等待暴风雪...那是反击的最佳时机..."
"等不了了!"李云龙压低声音吼道,"谁知道那些畜生明天又会杀多少人?何况..."他指了指坑道深处,那里传来陈书怀摆弄电子设备的叮当声,"书怀需要更多技术数据来完善干扰器。"
两人争论了十分钟,最终达成妥协:李云龙可以带一支精干小队前去侦察,但必须避免正面交火,无论发现什么,都要在暴风雪来临前撤回。
"夜虎"小队很快集结完毕。十二名精锐战士,包括狙击手小李、爆破专家老王和通讯兵小吴,全部换上缴获的美军冬季伪装服。令人意外的是,陈书怀也坚持要一起去。~5¨2,s′h?u.c*h,e^n¨g`.+c`o′m¨
"我需要亲眼看到'雪盲'武器的发射装置..."大学生兵推了推破碎的眼镜,"否则干扰器可能不灵..."
李云龙想反对,但看到陈书怀眼中的坚定,最终只是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跟紧我,别逞能。"
金大爷作为向导加入队伍。老人自从孙女留在伪总部后,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但雪地追踪的本事丝毫未减。他给每人发了一小包"鬼针草"粉末,示意涂抹在暴露的皮肤上——这种朝鲜传统草药能短暂抵抗极端低温。
夜幕降临时,小队悄然出发。雪后的山路像铺了一层碎砖,每一步都咯吱作响。金大爷走在最前面,不时停下来用猎人的方式辨别方向——有时是观察树皮上的苔藓,有时是嗅闻空气中的气味。
"停。"行进约两小时后,金大爷突然蹲下,指着雪地上几乎不可见的痕迹,"巡逻队...半小时前经过...五人...有军犬..."
李云龙示意队伍隐蔽。他仔细观察那些模糊的印记——确实是美军制式军靴的波纹,还有犬类爪印。更令人担忧的是,脚印来自龙潭湖方向,说明美军在实验基地周围建立了严密警戒网。
"绕过去?"小李低声问。
李云龙摇摇头:"太费时间。老王,有办法对付军犬吗?"
爆破专家咧嘴一笑,露出几颗黄牙:"带了辣椒粉和肉罐头...够那些畜生喝一壶的..."
队伍继续前进,更加谨慎。老王在几个关键位置布置了"特殊礼物"——打开的美军罐头里掺入大量辣椒粉,足以让任何嗅探的军犬暂时失去嗅觉。
接近龙潭湖